香槟区地处德法交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战在香槟区打响,二战在香槟区结束,普法战争的色当战役也是发生在香槟区,如此不一而足。天灾固然可怖,但在香槟区,更多的却是人祸。自有葡萄栽培的一千多年以来,香槟区历经了大小无数的的战争,在享受气泡欢腾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个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葡萄酒产区——香槟。
中世纪
496年,法王克洛维一世(Clovis I)在兰斯大教堂用香槟酒受洗,加冕。由此,香槟区成为中世纪法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香槟地区的酒也开始大发展。此前,葡萄随着罗马帝国的铁骑来到了香槟区。
1088年,一个香槟酒农的儿子就任教皇,他就是乌尔班二世。作为最早的香槟代言人,香槟区的葡萄酒声名远扬。乌尔班二世煽动了十字军东征,剧烈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13世纪,香槟集市兴起,但葡萄酒并非贸易集市里的主角,而且香槟远远不如勃艮第和波尔多的葡萄酒流行。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香槟集市不复存在,香槟也一度被英国人抢去。
16~17世纪
1516年,朗格多克诞生最早的气泡酒,在当时是绝对新鲜的玩意。
1531年,利慕(Limoux)村留下了起泡酒最早的交易记录,100多年后,唐·培里侬(Dom Perignon)出生。
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全欧大战,兰斯(Reims)和埃佩尔奈(Epernay)先后数次被毁。
1630年,英国用煤炭烧制玻璃,比木材烧制的玻璃硬度提高了很多,玻璃瓶开始用于保存香槟,软木塞也开始用于香槟的封瓶。
1688年,唐·培里侬进入Hautvilles修道院,潜心研究怎么做才能没有气泡。
1700年,香槟区的气泡酒开始流行,此前,酒中的气泡是不受欢迎的。
18世纪
1715年,修道士Ruinart开创了在地窖中贮存香槟。
1728年,路易十五颁布法令,香槟必须装在瓶子运输,香槟的贸易开始扩大。
1729年,第一家香槟厂建成,创始人的名字叫做Nicolas Ruinart,就是修道士Ruinart的侄子。
1735年,法王法令规定了香槟瓶的大小尺寸、形状、重量,以及封瓶软木塞的尺寸,香槟生产开始标准化。
18世纪后期,大量香槟厂建立,如酩悦(Moet Chandon)、岚颂(Champagne Lanson)、黄金天使(Henri Abele)、凯歌(Veuve Clicquot)、路易王妃(Louis Roederer)、白雪(Piper Heidsieck)等等。
18世纪晚期,香槟杯由无脚锥形杯过渡到浅底碗状,后者据说是根据宫廷贵妇人的乳房形状设计的,有一说那是蓬巴杜夫人的。
19世纪
1818年,凯歌寡妇的酒窖主管Antoine Muller改进香槟除渣工艺,在此之前,香槟瓶中总是有沉淀的。
19世纪初期,再次兴建香槟厂的高潮,这一波里有玛姆(G.H.Mumm)、巴黎之花(Perrier-Jouet)、汉诺(Henriot)、伯兰爵(Bollinger)、罗兰百悦(Laurent-Perrier)等。
图片来源:Champagne Perrier-Jouet
1825年,发明香槟的灌装机器。
1827年,发明香槟打塞机。
1836年,Andre Francois掌握了压力和加糖之间的关系,爆瓶率大大地降低,也有了各种口味的香槟。
1844年,亚克森(Adolphe Jaquesson)采用金属丝封瓶机,就是今天软木塞外面的金属片和铁丝网(muselet),之前是用麻绳捆住再蜡封。
1845年,各种机器发明,包括自动洗瓶机。
1871年,色当战役,法国战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此时,正值美国内战的恢复期,香槟贸易严重缩水。
1882年,成立香槟区酒商联盟(UMC),旨在保护原产地地理标志,防止滥用“香槟”。
1891年,《马德里协议》对原产地产品保护,意味着只有香槟区生产的起泡酒才能使用“香槟”。
1898年,酒农们成立了香槟种植者协会(AVC),一起对抗当时席卷欧洲的根瘤蚜虫。
一战前,欧洲享受了一段“美好年代”,香槟大发展,这段美丽的时光,在1902年被巴黎之花象征性地用在了酒瓶上,银莲花设计成为经典。
图片来源:Champagne Perrier-Jouet
19世纪末期,机器制作的玻璃瓶子逐渐代替手工瓶,质量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但仍因为压力爆瓶时常伤人,进酒窖还是得全副武装加头盔。
20世纪
1904,有家俄国公司使用“香槟”和品牌“Roederer”(路易王妃),被俄政府勒令停止使用,这是香槟海外维权的先例。
1911年,香槟暴乱(Champagne Rebellion),起因对是香槟原产地域范围的争议。
1914年,爆发马恩河战役,一战一来,香槟剧烈减产。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香槟最大的出口市场关闭。
1918年7月,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德军败了,一战大局已定。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香槟损失了一大半人口,葡萄园全毁了,香槟生产几乎停滞。
1919年,香槟重建葡萄园,但不幸的是,美国在同年开始施行禁酒令,香槟的贸易严重缩水。
1935年,香槟葡萄园进行定级,将321个酒村,按照品质分成三个级别,现在有17个顶级酒村,44个一级村。
1941年,二战又来了,香槟协会CIVC在战火中成立。
1945年5月7日,二战的投降协议在香槟的兰斯签署。
二战后,香槟再次进入恢复期,从1945年至1966年的二十年间,香槟销量增长4倍。
1956年,香槟骑士团成立,最初的四个创建会员有玛姆、泰亭哲(Taittinger)、罗兰百悦和梅西耶(Mercier),至今全球有四千多名授勋的香槟骑士。
1958年10月31日,《里斯本条约》(Lisbon Agreement)签署,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法国是最早的16个成员国之一。
1958年开始,香槟人打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官司,12家香槟厂商联合起来和西班牙人死磕,香槟人最终获胜,西班牙的起泡酒改叫“Cava”。
1970年之后,香槟品牌纷纷走出国门,仅在加州就先后有数个大品牌建厂,比如玛姆、酩悦、白雪、路易王妃、泰亭哲,当然,这些只能称作Sparkling起泡酒,而非香槟。
1994年,TRIPS协议由130个WTO的成员国共同签署,对地理标志进行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和保护。
2013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承认“香槟”的原产地命名制度。
今天,保护原产地地理标志是香槟协会(CIVC)的主要工作,官司已经打了上千场,坚韧的香槟人还在继续,因此,起泡酒在全世界有了不同的叫法,意大利的叫阿斯蒂(Asti)或普罗塞克(Prosecco),德国、奥地利的叫做赛克特(Sekt),南非的叫做Cap Classique,就连法国人自己在香槟之外出产的气泡酒,也只能称为克雷芒(Cremant)。
香槟人,一直不停地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