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奥地利葡萄酒的复兴

来源: 作者: 2025-01-23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地处欧洲大陆中心的奥地利拥有悠久的葡萄酒历史,其葡萄酒产业却一度没落。好在近十年来,奥地利葡萄酒重新找准定位,再度登上国际舞台。

谈起产酒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法国、意大利或者新世界的澳大利亚、美国,能够想起奥地利的似乎并不多。人们对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它浪漫的咖啡文化、精美的巧克力蛋糕以及巍峨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个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兴盛一时的帝国,在一战后分崩离析,二战时先后被德国和同盟国占领,直到1955年签订奥地利国家条约,才恢复领土和主权。而在世界葡萄酒的历史中,奥地利同样演绎了一场由盛转衰,又再度崛起的大戏。

  黄金时代

  虽然如今的奥地利并不以葡萄酒闻名,却拥有一段极为悠久的酿酒历史,其葡萄种植最早可追溯至2,500年前,当时的奥地利尚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在整个黑暗时代,修道院占领了维也纳(Vienna)邻近的多瑙河(Danube)山谷,开辟了许多美丽而引人注目的葡萄园,用于酿制圣酒。这些古老的葡萄园如今依然存在,已成为奥地利人心中葡萄酒文化的象征。

图片来源:www.austrianwine.com

真正让奥地利葡萄酒扬名欧洲的是16世纪的英国皇室,当时两国皇室达成政治联盟,于是奥地利葡萄酒也出现在了英国宫廷内,由上至下受到英国各阶层的青睐。维多利亚时代,奥地利葡萄酒盛极一时,一度成为英格兰的庆典用酒。彼时奥地利最为人推崇的是甜酒,以其令人愉悦的香气和富有深度的风味著称。

  盛极而衰

  潮流永远变化莫测,进入上世纪后,人们对奥地利葡萄酒的热度逐渐消退。当时大部分的奥地利酒都是由过于成熟的绿维特利纳(Gruner Veltliner)葡萄酿成,太过甜腻,品质也不高,被认为并不适合真正的爱酒之人。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更让奥地利的葡萄酒产业雪上加霜。真正的致命打击发生在1985年,奥地利出口酒爆出防冻剂丑闻,当时的桶装酒中发现了二甘醇,这种原用于制造防冻剂的原料被酒商用来增加葡萄酒的甜度和酒体,引起了群体恐慌,使奥地利葡萄酒的声誉跌入谷底,彻底结束了它的辉煌时代。

  再度崛起

  国际上的声名狼藉并没有磨灭奥地利人对葡萄酒的热情,他们依然对本国的葡萄酒抱有坚定不移的喜爱。大部分奥地利人拥有自己的葡萄园,夏天时与家人一起采收葡萄,亲手酿制美酒是许多奥地利家庭的一大乐事。也正是他们的坚持为奥地利葡萄酒迎来了转机。

过去的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奥地利酿酒师意识到想要为奥地利葡萄酒正名,必须依托本国独特的风土,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如今,奥地利出产的优质绿维特利纳和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口感爽脆,酸度颇高,活泼的矿物和水果风味带来无可匹敌的清爽特质,是值得珍藏的佳酿。除白葡萄酒外,奥地利也生产其他类型的葡萄酒,风格或醇厚或清冽,这完全得益于阿尔卑斯山(Alps)和多瑙河造就的多变的微气候,以及其深厚的酿酒底蕴。

  除用本国风土铸就国际标签外,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也成为奥地利葡萄酒的另一特色。众所周知,生物动力法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正是奥地利人,于是在故乡这片土地上,生物动力法十分普及,印有“有机”、“可持续”和“生物动力”标志的奥地利葡萄酒也十分常见。

  独树一帜的风格、先进的葡萄园管理方式,再加上重新推出的DAC原产地保护制度,奥地利葡萄酒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后,终于再度步入正轨,重新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文/Emma)

2019-02-01 16:22: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