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葡萄酒知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Trockenbeerenauslesen”等难读的单词,除了机械般地一遍遍跟读,我们其实还可以尝试在发音前呷上一两口葡萄酒。因为就在最近,一项发表于《药理学》(Pharmacology)期刊的小规模研究表明,少量饮酒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外语说得更加流利。
乍听之下这个结论似乎很反常规,因为在大众的观念里,酒精一直都是扰乱记忆力、滞缓行动力以及混淆认知力的罪魁祸首,怎么可能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外语呢?事实上,除去上述的这些弊端,酒精同样也以提升自信力和消弭抑制力著称,从而在一个人犹豫不决时给予其必要的推动力,以帮助他克服内心的紧张,更好地展现出自身的语言功力。
得出该结论的研究由来自英、德、荷三国的学者协力完成,他们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位于德荷边境)召集了50位以德语为母语的研究对象,向他们教习荷兰语,并且通过语言考试来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其中,一项考试的内容便要求研究对象同考官进行一次2分钟的荷兰语对话,并且对话的内容全程录音。在进行该测试前,研究对象被分为同等人数的两组,一组在口语考试前被要求喝水,而另一组则被要求喝酒,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每位研究对象喝酒的剂量都严格根据其体征(性别、体重等)决定。此外,为了避免结论出现偏颇,考官事前也未被告知哪些人喝了水,哪些人喝了酒。
对话考试一结束,研究人员便旋即要求研究对象们为自己的表现打分,评判标准包括词汇、发音、用词的准确性以及流利度等。尽管研究者们事前的假定是具有“壮胆”之誉的酒精会让人高估自己的表现,但从两组研究对象给出的评分来看,这个假定并不准确。不过,在所有研究对象都完成了测试之后,两位以荷兰语为母语的人便开始对他们的对话录音进行打分,评判的标准与之前他们自评时的标准完全相同。而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一次饮酒者的分数要显著高于未饮酒者,并且这种差距在发音部分尤为明显。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个中缘由究竟是什么呢?从自测环节中我们可以知道,饮酒并不一定能让人们在说一门外语时变得更加自信,也就不存在“酒后之勇”一说。不过,据研究人员推测,酒精所具备的解压特性可以减轻我们的语言焦虑——也就是学习或使用另一门语言时所感到的不安和担忧。有了这项初步实验结果后,研究人员正准备进行更多的后续研究来验证该理论的准确性。
但无论如何,下次当你准备学习某门外语的时候,不妨先小酌几杯,兴许可以达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文/Ger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