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对多数人而言,它可谓是一种陌生而神秘的存在。在瑞士,每逢酒庄开放季,酒窖就会面向公众开放,当地人们也会举杯欢饮,以期许瑞士的葡萄酒行业能够蓬勃发展。既然瑞士葡萄酒如此鲜为人知,我们不妨了解下关于它的17个事实吧。
图片来源:Swiss Wine
1. 瑞士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酿酒葡萄。
2. 瑞士的葡萄种植面积仅有15,000公顷,不足国土总面积的4%。虽然其葡萄栽培面积颇小,但就葡萄园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而言,瑞士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十。
3. 瑞士葡萄酒每年的产量都维持在1亿升左右,尽管近几年由于收成不佳,产量略有下降。
4. 绝大部分的瑞士葡萄酒都仅供国内消费,剩余的1%则主要出口至德国。2016年,瑞士人民的葡萄酒消费量达2.35亿升,其中8,900万升为国产葡萄酒,占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均是从其它国家进口而来。
5. 瑞士共有6个葡萄酒产区。其中,瓦莱(Valais)是最大的产区,其葡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3%。紧跟其后的便是沃州(Vaud),其种植面积占比为25%;瑞士德语区则是第三大产区,种植面积占比为19%。另外三个产区为日内瓦(Geneva)、提契诺(Ticino)以及包括纳沙泰尔(Neuchatel)、莫拉(Morat)和比尔(Biel/Bienne)在内的三湖产区(Three Lakes Region),葡萄栽培面积占比依次为10%、7%及5%。
6. 瑞士种植有200多个葡萄品种。最受欢迎的品种是莎斯拉(Chasselas)和黑皮诺(Pinot Noir),这两个品种所酿葡萄酒的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27%和29%。其它比较知名的葡萄品种有佳美(Gamay)、梅洛(Merlot)、小胭脂红(Humagne Rouge)、奥铭(Arvine)、白萨瓦涅(Savagnin Blanc)、佳玛蕾(Gamaret)、黑佳拉(Garanoir)和灰皮诺(Pinot Gris)。
7. 莎斯拉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瑞士本土品种,原产自日内瓦湖(Lake Geneva)畔。在瓦莱产区,莎斯拉又被称为芬丹(Fendant)。它是沃州最重要的葡萄品种,产量占比高达61%。此外,该品种也广泛种植于瑞士的其它产区。
8. 瑞士和法国一样,对本国葡萄酒有着严格的法律保护,实行原产地控制命名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简称AOC),根据所在产区是否拥有地理标志以及特定的风土条件来划分葡萄酒等级。
9. 瓦莱州是六大产区中气候最为干燥的一个,在温热的焚风的影响下,该产区的葡萄成熟得比较快。
10. 拉沃(Lavaux)是瑞士最具知名度的葡萄酒产区,位于沃州之内,于200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UNESCO World Heritage)名录。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2世纪,当时熙笃会(Cistercian)的修道士便在日内瓦湖旁的梯田斜坡上开垦了沃州产区的两大一级葡萄园之一——狄拉蕊(Dezaley)葡萄园。
11. 正如瑞士一首古老的诗歌里说的那样,拉沃产区的葡萄园被“三个太阳”宠爱着。第一个太阳是天上的太阳,炙热又慷慨;第二个太阳是湖水折射的阳光,拉沃产区的葡萄园梯田面朝日内瓦湖,波平如镜的水面可将大量阳光折射到葡萄园里;第三个太阳则是梯田上的石墙,这些石墙在白天可以折射阳光,到了夜间就会把白天储存的热量散发出来。三个太阳的眷顾,为这片土地的葡萄园带来了充足的光照和热量。
12. 瓦莱、日内瓦、拉沃和沃州的大多数其它产区的葡萄园都分布于陡峭的山坡上,所以葡萄的采收必须由人工完成。葡萄采摘完成后通常由小型的单轨货车运输至酿酒厂,如果产量比较大,就会借助直升机来完成运送任务。
13. 葡萄酒在沃州产区的沃韦市(Vevey)备受尊崇。这里每20年就会举办一次隆重的葡萄酒节(Fete des Vignerons),该节日旨于庆祝当地葡萄酒酿造的悠久传统,最早起源于17世纪,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图片来源:Swiss Wine
14. 瑞士德语区内的葡萄园散布于17个城镇,这些园地主要种植黑皮诺,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15. 提契诺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阳光充沛,因此法国波尔多右岸的首要葡萄品种——梅洛在这里也是第一主角,其产量占该产区葡萄总产量的83%。
图片来源:Swiss Wine
16. 地处瑞士瓦莱州的菲斯珀泰尔米嫩(Visperterminen)葡萄园是欧洲范围内最高的葡萄园,海拔高度为1,150米。
17. 位于瓦莱州赛永村(Saillon)的法里那之友(Les Amis de Farinet)葡萄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葡萄园。园内种植的黑皮诺和莎斯拉通常与产自其它葡萄园的葡萄一起混酿,每年出产数千瓶葡萄酒,销售所得均用于资助弱势儿童。(文/Sh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