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精酿啤酒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提到红酒大家脑子里的词汇是什么?
小资情调高消费?
高端大气上档次?
同样的道理还出现在咖啡,奶酪,慕斯这种词汇。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成为一种消费品的象征,从而获得更多价值。
哪怕这个词并不精确。比如说,我们喜欢使用红酒和干红,但直译应该是红葡萄酒,因为还有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而奶酪/芝士/起司/干酪等一大堆看起来不一般的名字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们大都和原本的奶酪(Cheese)发音接近,但在叫法上到底有啥区别?
事实上它们仅都代表了西方生活中的最普通商品而已,葡萄酒/奶酪/咖啡,就像中国人生活中的黄酒/腌肉/茶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但它们背后站着一个更加根本的原因:
文化的交流
或者文化的入侵
这就是我们天天在新闻中看到的:力争将中国文化传播到XXX,促进双方文化交流XXX。
文化的传播也有一个基本原则:总是由强势的一方传到弱势的一方,弱势的一方往往会无条件乃至崇拜式的接受。
强势的定义也很简单,国力更强/消费能力更强/军事实力更强/经济更强。一旦你作为文化输出,你就会被接受者包装并打上标签。
马可波罗口中遍布黄金的亚洲
比如落后的欧洲中世纪,中国和印度被包装成了遍地黄金的国度,那里产的香料和茶是上帝赐予东方人的宝贵财富,无数欧洲人拼死拼活也要往东方去倒卖回来大发横财。当然,由于各种历史进程,现在反过来了。
精酿啤酒就是这几年一个最为标准的强势文化输入弱势文化的典型。它虽然只是欧洲和美国的普通消费品,但中国的消费能力曾经远远不如欧洲,所以从消费价值来看它成为一个文化强势者。比如我所在的荷兰人均GDP在45000美元左右,而中国在2016年人均GDP在7000美元左右。但对于不少在中国的精酿啤酒和进口啤酒,售价普遍大幅度高于国外。
更何况中国还以前没有浓烈的啤酒消费文化,精酿啤酒就显得更特殊了。
所以精酿啤酒就成为一种迅速代表“先进文化”的象征,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标签,它产生了远超本身只是消费品的价值。而作为文化接受者,我们还倾向于给它进一步包装,导致它的其他价值比重更高。
换句话说:价格虚高。
这句话不针对中国,针对所有被啤酒文化输出的国家。
首次出现的IPA(India Pale Ale)一词,是澳大利亚的报纸给从印度运来的啤酒的名称,彼时澳大利亚还是比印度次一等重要性的殖民地
比如,英国为了防止啤酒变质而加入大量啤酒花防腐运往印度的普通苦啤,再从印度运往更低一级的殖民地澳大利亚时,被当地报纸头版头条吹捧成了IPA。
梅特涅时代哈布斯邦王朝领衔欧洲政治,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最牛的饮品就是来自捷克皮尔森的啤酒,他们恨不得用当时最好最贵的玻璃器皿(皮尔森杯)去装它。
英国人把自己家的世涛波特啤酒运往俄罗斯,立即就被叫做帝国世涛,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波特本身就是码头工人啤酒的意思(Porter)。
因此,在中国而言,没有精酿啤酒一词来打标签,还会有工匠啤酒/手酿啤酒/匠人啤酒/纯酿啤酒等一大堆出现,起到相同作用。
至于会往什么方向演化?
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势头
就是中国消费能力的提升,我们不需要达到欧洲人的人均GDP水平,也许只需要10年内人均GPD再翻一倍,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者人群暴增就会让精酿啤酒变得很普通了。
单纯地回顾过去5年中国精酿啤酒发展历程,已经深有体会。
5年前德啤为王,如今呢?
5年前还有人拿智美蓝吹嘘,现在呢?
5年前随便一杯世涛都酷炫不已可以不断吹牛,现在呢?
所以精酿啤酒会慢慢的淡化,只是成为啤酒而已。
但也不可否认,它打的标签还是很有意义的,赋予啤酒很大附加值,让啤酒商人们和自酿酒商有获取利益的巨大动力,从而推进精酿啤酒的快速流行。
比如,几年前中国自主品牌的精酿啤酒还无迹可寻,现在我们在某杂志约稿时就已经写出了Top 15了,可见一斑。。。。
几年前世界各大啤酒比赛还没有中国人什么事,这几年就已经金牌才报道。
现在关注精酿啤酒的人越来越多,图片来自啤博士某次线下盲品对比活动
现在依然是中国精酿啤酒的黄金发展期,利润高和快速占领未来蓝海市场,几个现有品牌未来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随后窗口期慢慢关上就没有那么大空间。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人群的崛起,精酿啤酒的改变还会加速。中国人对社交的需求从来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咱们把饭局上巨额的花费稍微流一些到啤酒上,都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市场。比如现在我跟朋友见面,一般都约在酒吧,比吃饭便宜多了聊得效果也好很多。
未来会有更大的市场被打开,但也会有更多的弄潮儿加入,毫无疑问。
但要记住,无论如何,精酿啤酒毕竟只是啤酒而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酒鬼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它们也终将回归到啤酒本身的价值。
无外乎一个字:喝。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游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