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受不了工业啤酒那个水味”
这可能是自酿啤酒最常见的开始理由
“实在没有钱做精酿啤酒厂”
这可能是自酿啤酒转向精酿酒厂最大的障碍
昨天我们讨论酒吧问题的时候,触碰到了另一个话题,就是啤酒的售价。工业啤酒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原材料的成本低,当然,这牺牲了风味;另一个原因就是规模效应。通常在达到某种巨大的规模之前,随着生产规模增大,成本也会降低。
这件事情不分国内国外,发达国家的小酒厂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生产能力,一直以来也是小型精酿酒厂在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难题。这些酒厂几乎都是从家庭自酿到商业化酿造一路走来的,家酿的一些设备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或者是 DIY,但是商业化酿造就要真刀真枪了。从糖化、煮沸、冷却、发酵,这些基础设备,再到其中穿插着过滤,清洁等多种管线甚至是水处理设备,所有由资金决定的设备环节都会影响到最后成品的效果。
银行贷款肯定是大部分人在这个问题面前的首要选择,但是这就意味着你随时会面临极大的还贷压力,尤其是在你的酒还并没有畅销之前。最先想到“吉普赛酒厂”这个解决方案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 Mikkeller。Mikkeller 在建厂之初,两个创始人 Mikkel和 Keller 产生了分歧,而 Mikkel 天生的商业头脑开始显现,他最终说服了 Keller,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酒厂生存方式:公交车吉普赛酒厂。
Mikkeller 开始利用多家大规模酒厂的过剩设备来为自己酿造,这也让它成为了第一家吉普赛酒厂。虽然现在 Mikkeller 已经有了自己的厂房,但这种形式依然还是 Mikkeller 主要的生产模式。这对它的产品的质量没有丝毫影响,而且通过与其他酒厂的合作,碰撞出更多火花,创造出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与 Mikkeller 关系莫逆的几个酒厂,也采取了相似的方式。比如“他哥”Evil Twin,比如“他学生”To Øl,比如“他老乡”8 Wired (对,他们老板是丹麦人)。
吉普赛酒厂的优势十分明显,租用过剩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初期自己投入厂房建设的资金或者银行贷款的压力。另外由于采用大厂的设备,质量有一定保证。同时可以与更多酒厂进行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丰富产品线,像 Mikkeller 就已经有700 多款产品面市。
当然吉普赛酒厂也有自己的问题。一些市场反馈很好的产品,迫于合作酒厂的排期和产量有可能无法紧跟潮流再造一批。另外由于租用其他酒厂的设备,会产生诸如运费等其他成本,比如一家欧洲吉普赛酒厂与美国酒厂合作,再将产品返销回欧洲时,会产生很多额外开销。产品线过于丰富,每款酒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惊喜”,反而容易让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疲倦。
说回我们,中国到底适不适合吉普赛酒厂呢?
从资源上说,我们有诞生吉普赛酒厂的可能。很多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村建啤酒厂”效益并不好,也没有被青岛,雪花等大厂收购。但是它们却又拥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 QS 标识,可以名正言顺的生产瓶装啤酒行销全国。这种厂的生产资源过剩,如果我们一些自酿爱好者能够寻求到类似酒厂合作,是有可能诞生出一些吉普赛酒厂的可能。
但从酿造设备上来看,很多酒厂的设备是按照纯粹工业化进行设计的,或者说是按照某一种啤酒酿造进行设计的。在面对精酿啤酒诸如干投等工艺要求时会存在问题。同时,我们酿造者的技术水平能否匹配大型设备的酿造,也是我们诞生吉普赛酒厂时所要面对的。
吉普赛酒厂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馅饼,这要看我们怎么去利用。但对于国外成熟的精酿市场和精酿文化来看,这已经是一条非常通畅的道路,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摆在我们前面等着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