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顿:“我在上帝面前诚实告诉你,你的儿子是我所知道的最伟大作曲家。”
音乐神童有两款,钢琴、小提琴之类的演奏家,偏重技艺的展现,若有才华于幼时得以发掘与训练,这种天才见多了倒不稀奇(你瞧瞧每位演奏家的传记,哪个不是神童出身?);然而音乐的创作,需要与生俱来的天赐灵感,莫札特虽非独一无二,但绝对是以神童之姿震惊全欧的史上第一人。莫札特之后,无论是门德尔松、圣桑、康果尔德(Erich Korngold)等音乐神童,顶多只能被称为“莫札特第二”。
不愧于教名“阿玛迪斯”之意,莫札特真的是上帝宠爱的孩子,四岁就写出第一首键盘作品《小步舞曲》(K.1),八岁能写出交响曲(K.16)、十一岁写出第一出歌剧《阿波罗与海辛托瑟》(Apollo et Hyacinthus,K.38),这是要何等的天赋才能办到?尽管莫札特曾说:“人们认为我的创作是轻易得来,但这是错的。没有人像我在谱曲上花费如此大量的心血与时间,没有一位大师作品我不再三研究过。”然则此话听听就好,我认为爱迪生所说“天才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一分的聪明”实在太假仙了。
Pokey的心得:音乐最讲究“天赋”这玩意,“勤能补拙”只是用来安慰我们这种平凡人,千万别相信。
二、小莫札特对玛丽公主说:“你真好,等我长大,我就娶你为妻。”
这些年海外打工成为台湾年轻人的显学,美其名是拓展视野,但除了时薪比台湾好得多之外,我不太了解在果园摘葡萄或在餐厅端盘子,要如何开阔眼界?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壮游”(Grand Tour)成为欧洲青年的一种成年礼,不过先决条件是家里得有钱,例如门德尔松的壮游让他写出《苏格兰》与《意大利》交响曲。而莫札特的壮游被提早到六岁开始,毕竟即使他是不世出的天才,却也得靠入世的增广见闻,方能融会各派之长而卓然自成一家。
莫札特父亲为了这个早慧孩子付出所有的心力,向任职的萨尔兹堡宫廷乐团办理了留职停薪,还买了一台马车方便东奔西跑,算算莫札特三十五年的寿命,累积有十四年在外地漂泊,而且大多是在二十四岁维也纳定居之前。从六岁起,莫札特就展开漫长的“献宝之旅”,七岁当我们刚进小学,他以三年半的光阴游历了德比法英荷瑞,在国中年纪,他前后去了意大利三次。莫札特的成长岁月,就这样在马车与旅馆度过,这也算是另类的童工吧?
Pokey的心得:如果莫札特活在今世,他所累积的飞行里程应该相当可观吧?
三、莫札特:“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虽然后世有学者认为莫札特因“亚斯柏格症”(类自闭症)或“妥瑞症”(过动儿)而导致他的个性异常,但我觉得此乃“欲加之病,何患无词”。请抛开电影《阿玛迪斯》中那种怪声桀笑的周星驰化印象,莫札特会成为当时世人眼中“除音乐外,各方面如孩童般幼稚”的最大主因,应是成长过程太过仰赖父亲,幼年应习的通才教育被忽视,长大后又一心想摆脱父亲的掌控,导致生活宛若脱缰野马,甭说待人接物出现问题,连自己的脾气甚至都无法控制。
要了解莫札特的个性,最好从他为数众多的书信中寻求答案,儿时的慧黠顽皮、壮年的乐观坦率,我们从他与父亲的通信往返之间可以发现这位天才的心路历程。即使晚年面对生活的窘况,莫札特就像《乱世佳人》的郝思嘉般总是说:“我的情况一定会渐渐改善”。我们已认知伟大的艺术家不需配备伟大的人格,但相较于贝多芬的暴躁易怒、华格纳的厚颜无耻、柴可夫斯基的多愁善感,我还是会想找天真浪漫又可爱的莫札特当朋友,即使他应该会是位损友。
Pokey的心得:莫札特虽然满嘴“放屁”“狗屎”,但那只是语助词,他可没在贵族面前真的放屁。
四、海顿:“我愤慨的是,无人可及的莫札特居然尚未受到任何宫廷的延揽。”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尽管不适用于莫札特,但长大后失去神童光环的他,人生最大困境就是求职这条遥遥不归路。十三岁时,爸爸帮莫札特安插萨尔兹堡宫廷乐团任职,但人中龙凤岂能甘于待在小省城,他写信给父亲说:“我不想再屈居为小提琴手,我希望能够指挥乐团”。莫札特和后来继任的萨尔兹堡大主教柯罗雷多(Colloredo)相处得非常不愉快,问题主要出自莫札特的职场伦理上。老实说,常常请假出国又到处兼差,不时流露着“吃碗内看碗外”的跳槽迹象,任哪个老板都会想开除这种人。终于莫札特被解雇,当时主教秘书还踢他屁股,惹得莫札特一心念念不忘想要报仇。
在那个时代,音乐家的地位同于其他行业工匠,得靠宫廷教会、或王公富贾的雇佣豢养,莫札特打从心底根本没想当个自由作曲家,终生只想找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职位却不可得。1777年,二十一岁的他带着妈妈展开欧洲求职之旅,从慕尼黑、曼海姆、到巴黎却一路碰壁,最后才来到维也纳独立谋生。莫札特在维也纳靠着卖曲、表演与教学生赚钱,倘若在今日,他会上人力银行网站的“求职”、“家教”、“外包”、“猎才”、“派遣”哪个字段丢履历呢?
Pokey的心得:感谢莫札特帮后人指引一条路,从此才有我们这种接case过活的freelancer。
五、约瑟夫二世:“这乐曲未免太美了,可是音符太多了。”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在欣赏完歌剧《费加洛的婚礼》后,亲切地说出一句名言:“亲爱的莫札特,我觉得这乐曲未免太美了,可是音符太多了。”当年看电影《阿玛迪斯》时很多观众不禁噗哧一笑。但劝君请莫笑,设身处地想想当年可没有CD、MP3或YouTube好先做功课,也不像台北国家音乐厅天天举办音乐会,爱乐者面对莫札特一个又一个如排山倒海涌现的乐念及旋律,自然是无福消受。
至于莫札特怎么回应呢?他说:“皇帝陛下,我认为不多不少,刚刚好”。现在我们聆听莫札特的音乐,是如此浑然天成自然和谐,让我们看看他怎么描述自己的创作:“无数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音乐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像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现代的严肃音乐若能写得跟莫札特一样动听,我想我就不会排斥了。
Pokey的心得:如果我写稿能像莫札特这样神速,那这专栏“拜乐有理,Pokey开讲”就可以天天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