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葡萄酒是日常用品;在台湾,葡萄酒则常归类为奢侈品。造成这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价格,二是文化,三是迷思。
价格
台湾的 GDP 相较于欧美大概只有一半,但考虑当地物价计算的 PPP(购买力平均)则几乎可以超英赶美。这暗示了台湾的生活基本开销远低于欧美。举例来说,在台北吃一顿丰盛的周末的晚餐,大约需要 NT$500 - NT$800 元;在伦敦则需花费 NT$1,200 - NT$1,500,然而葡萄酒的价格几乎是固定的。
如此一来,在餐厅饮用葡萄酒变得有点舍本逐末,毕竟在餐厅开一瓶葡萄酒可能得抵上两个人的餐费,似乎就有点不太划算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葡萄酒属于国际进口商品。和iPhone一样,在台湾购买不只大多不会更便宜,加上进口成本及关税后甚至高于原产地。此外,由于台湾市场尚未开放酒类线上购买,价格不如欧美透明,在商人的运作下许多葡萄酒专卖店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使人难以亲近。
文化
东亚本身因气候条件及文化发展因素,并无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历史。
反观欧洲,葡萄酒从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盛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因此在欧洲餐厅用餐,无论类型,几乎八成的餐桌上都可以看见葡萄酒的踪影。
今年我去旧金山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差异。一直以来据闻美国为葡萄酒消费大国,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一般餐馆内却很少见到葡萄酒的踪影。
旧金山的人均所得在美国也是名列前茅,加上当地本身盛产葡萄酒(离著名的 Napa Valley 开车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距离),考量当地物价及收入,价格应非主要因素。
然而,葡萄酒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他们而言葡萄酒更像是反映对欧洲文化的憧憬。因此,不只随处可见标准的 ABC (Anything But Chardonnay),除非特殊的高级餐厅,一般餐馆内饮用葡萄酒的人数大约只占了不到两成,与台湾西餐厅相去不远。
反观在欧洲,葡萄酒几乎是餐桌上的必需品,家家户户都有存粮,餐厅里也几乎每桌都可见到葡萄酒瓶的踪影(在伦敦吃日式拉面或饮茶搭配葡萄酒也几乎是家常便饭)。在产酒大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小餐馆里,葡萄酒甚至随手装在玻璃罐或陶罐里就提供给顾客。
(图为我在托斯卡尼参观酒庄时,店员直接把酒装进保特瓶里贩售!)
在意大利,一般店家在红、白及粉红酒当中都会各选一支做为自己的House Wine,大量向供应商进货,以便大量提供给顾客价格实惠,CP值高且容量弹性的选择。
当中为了节省包装,降低成本,酒庄常以大瓶装或桶装的方式贩售,因此用玻璃瓶便可说是情有可原了!
迷思
造成差异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充斥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迷思。许多似是而非的知识及偏见经过大量的转述后渐渐的变成了事实。
其中最常见的是:品饮葡萄酒是个学习的过程。
学习如何鉴定一支酒避免自己买到(喝到)专家评比的"烂酒"似乎变成了品饮葡萄酒的必经之路。于是从葡萄品种到产区,从品牌到故事,好像少了专业的知识或专家的背书,就无法体会葡萄酒的个中奥妙一般。
然而,在品饮葡萄酒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决定旅程的权力。就像有人旅游时喜欢先查好资料读完攻略再出发,也有人偏好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行程,完全是个人的喜好选择。
同理,对某些人来说(像是我),在品饮的过程中学习各类葡萄酒知识是个有趣的过程,但对许多欧洲人而言它就是一个饮料,偶尔听听故事也不错,但重点是喝得开心就好!
想想在台湾,喝茶人口几乎是世界之冠,真正懂茶,品茶的人又有多少呢?
其他常见的迷思如下:
1. 品饮葡萄酒是个需要学习的过程
2. 新手才喜欢喝甜酒,味觉成熟后就会慢慢倾向喜欢不甜的酒
3. 专家经验丰富,对一支酒的评鉴会比一般人更客观
4. 品饮葡萄酒时可以品尝到土壤中的矿物质,这就是风土!Terrior!
5. 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口味重的菜肴搭配口味重的酒,反之亦然
上面这些句子对你来说是不是很熟悉,很有说服力?
然而,你知道这些论述不只缺乏实证支持,甚至跟“小时后你妈帮你把红包都存起来”一样充满问号吗?不过相信这些迷思也是个非战之罪,毕竟在古代曾子他妈都相信自己的儿子杀了人(取自"曾参杀人"故事)。
希望各位读者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来欣赏你所喜爱的葡萄酒,选你所爱,爱你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