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有人在介绍一支酒的时候,用「干」来形容,不管是干红或干白,但葡萄酒明明就是「液体」,怎么会喝起来很「干」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葡萄酒世界里,经常会有人用「干」这个字,来形容葡萄酒,但是在中文语汇里却几乎不合逻辑。
有人说:「这是用来形容不甜葡萄酒的意思。」但我们在形容一杯不甜的茶,也不太会用「干」来形容阿!
「干」Dry
「干」这个字,其实是直接用外文翻译过来的,据说最早是从法文"Sec”翻译成英文”Dry”,最后又给翻成中文”干"。
但意思都是「不甜」。
具体为什么会用Dry来形容不甜,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因为不甜的酒,酒中的糖分在酿造过程都dry out (干掉)了;也有人说,是因为相较于甜酒,不甜的酒喝起来,更让人有干涩的感觉。
不过具体究竟是什么原因,也已经不可考,但现在这种用「干」来形容葡萄酒的方式,也正式被各国沿用下来。
欧盟法规上,明确立定在酒标上,可以用「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去描述一支酒的甜度。
英文 Dry
法文 Sec
德文 Trocken
意大利文 Secco
西班牙 Seco
为什么我买微甜的酒,有时都觉得还是太酸了?
很多人喜欢喝带点甜味的酒,所以会去找人家推荐喝起来「微甜」的酒,可是买回家自己喝,都还是觉得太酸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每个人对味道的衡量是主观的
即使是同一支酒,有些人喝起来觉得甜,有些人就是觉得不甜,这不仅跟个人偏好有关,也跟日常习惯有关。
比如说,你是个每次喝珍奶都点全糖的人,朋友平常都点无糖,但今天他买了杯半糖珍奶,说:「这杯很甜」,你喝了以后觉得:「没有很甜。」
两个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甜不甜是主观的比较值,所以同一杯珍奶,不同人喝起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即使是干型葡萄酒,仍可能有残糖
延续前面的半糖珍奶,每个人对甜度的感受力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杯珍奶里面,的确有「糖」。
可是要具体怎么形容糖度有多少?手摇茶里的无糖、微糖、半糖、全糖,究竟该怎么量化呢?
所谓的干型(无糖)、半干型(微糖)、半甜型(半糖)、甜型(全糖),其实都是在帮助消费者去知道「这款酒具体有多甜」,衡量方式是藉由「每公升的残糖量」去分类。
干型(无糖):每公升0–4g残糖
半干型(微糖):每公升4–12g残糖
半甜型(半糖):每公升12–45g残糖
甜型(全糖):每公升45g残糖以上
p.s 可乐含糖量:每公升约100g
你发现了吗?即使是干型葡萄酒,每公升都可能有4克残糖,且在酸甜平衡的状况下,法规更可放宽到每公升有9克的残糖量。
意思是,如果有人平常都喝 bone dry(极干型)的酒,那么他可能对酒中的甜味特别敏感,所以即使是干型的酒,都有可能会让他觉得 "微甜"。
但如果你平常喝的都是全糖,在预期应该是微甜酒的心理下,实际喝到每公升只有9克残糖的酒,便会觉得非常酸。
该怎么避免下次再买到对你来说太酸的酒呢?
看看你喝到这支觉得不甜的酒,酒标上有没有著名是哪一个甜度?
是干型、半干型、还是半甜型?
如果这次喝到的是半干型(Demi-sec),那么你心里就有一个谱,知道自己目前喝半干型的酒,仍是太酸,那下次就可以挑酒标上有注明半甜型(moelleux)的酒。
但如果酒标上都没有注明是哪个甜度呢?
可以看一下酒精浓度,通常酒精浓度越低,推测残糖量也会越高。所以如果真的很怕酸,酒标上也没有任何甜度标示,那就先挑酒精浓度较低的葡萄酒吧!
不用因为自己不喜欢干型酒而害臊
很多人觉得自己喜欢喝甜甜的酒,有点不太好意思,但其实我们对葡萄酒的喜好都很主观,并不是说不甜的干型酒,就一定是比较高级的酒,许多果香丰富的微甜酒,也可以是兼具复杂度的好酒。
另外,一支酒的平衡度,也会影响到我们对酸度的感受力,举例而言,贵腐甜酒虽然喝起来很甜,但酸度通常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如果真的喝到一支让你觉得很酸的葡萄酒,试着记录下你喝这支酒的感觉,酸是怎么样子的酸?尖刀直入的酸?涩口的酸?百香果的水果酸?尾韵圆润的酸?
去了解自己,不喜欢这支酒很酸的原因,慢慢地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葡萄酒啰!
2021-03-06 15: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