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背标用中文还是英文?中国葡萄酒市场成熟的12个原因,市场扩张、个人消费增长、区域口感鲜明

来源: 作者: 2025-02-01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1日,来源:Wine Intelligence 作者:James Wainscott编译:酒业家·葡萄酒财经 邱梦思我们研究总监发现了中国葡...

来源:Wine Intelligence

作者:James Wainscott

编译:酒业家·葡萄酒财经 邱梦思

我们研究总监发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变得成熟的12个原因。

上周,葡萄酒智情机构与长期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联合提供了两份“工作午餐”,一份在悉尼,另一份在墨尔本。其中,悉尼会议在悉尼歌剧院这样一个标志性背景前的Quay餐厅举行,会议的重点集中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现在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出口市场:中国。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高级分析师马可·罗利( Mark Rowley),开研讨会解读了在过去5年中,中国葡萄酒市场以及澳大利亚参与其中发生的变化。“作为一个类别,到2017年5月,瓶装酒进口量增长了14%,达到了5亿升。大多数国家的记录数据都在增长,美国是唯一数据在后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数据增长幅度最大,在瓶装进口量中占有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由于阿根廷粮食的短缺以及葡萄酒市场中粮食价格的关键性作用,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散装酒市场,然而澳大利亚供应商已经开始在智利市场赢取份额。”

然后,在最后一轮点心流传后,葡萄酒智情机构的研究总监川周,站上了讲台。

过去3年来,川周对于研究中国葡萄酒市场日益痴迷,他最近的思路集中在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的12个趋势。完整的细节可以在我们的发布的《2017中国葡萄酒市场前景报告》(现在可用)和我们即将发布的消费者细分报告,《中国肖像2017》,在这里只简单概述一些我们的发现:

一个正在扩张的市场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加上葡萄酒配送物流费用的提高,使下游城市获得了更多进入葡萄酒行业的机会,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找到和负担得起进口葡萄酒。

个人葡萄酒消费增长

葡萄酒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个人消费与日常消费。在中国,饮酒的前三大原因是健康(“葡萄酒对我的健康有益”,56%)、放松(“葡萄酒帮助我放松”,51%)和个人享受(“我喜欢品酒”,47%)。

零售价趋于正常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了解加深,加上网络零售商提供的酒价较低,价格越来越透明,因此中国市场的葡萄酒零售价趋于正常。

不同区域有更加鲜明的口感

不同地区的烹饪传统差异导致了区域性的口味的差别:北部地区的人喜欢酒体丰满的干红;东部人则偏好果香丰富的口感;南部人更喜欢新鲜而果汁浓郁的葡萄酒;而西部则倾向于清冽而味甘的葡萄酒。

我们大部分读者的问题都集中在实践上,背面标签应该用中文还是英文,中国消费者喜欢葡萄酒瓶前方是什么样的标签呢?川周回答说,“消费者更喜欢在原来的背标贴上翻译成中文的背面标签;这样被认为比只有一个中文的背标更真实。关于标签,中国葡萄酒市场越来越倾向于更加现代、高雅、年轻的设计,法国化的设计不再是主导。

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更多的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什么呢?“了解中国文化是连接中国消费者的关键,最常见的例子包括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中国生肖,或使用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的数字。”

可见,在做葡萄酒营销上,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是多么重要。2017年中国酒业加速向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特点与消费需求是酒行业与经销商把握的重中之重。

2017年8月8日,在山东济南,一场助力中国酒业进入超级品牌时代,携手打造高效率、高规格、高价值,大平台、大品牌、大酒商汇聚的专业酒展即将拉开帷幕!

据最新消息,中酒展目前已集结茅台集团旗下10家子公司、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习酒、西凤、西凤375、古井、今世缘、酒仙网、中粮名庄荟、金六福、威龙、酒易酩庄(奔富max)、佳沃葡萄酒、衡水老白干、君顶酒庄、白水杜康、孔府家、高洲酒业等百家酒企品牌。

文章来源:葡萄酒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来源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请联系WINE'S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WINE'S为您分享好文章 为您解说 努力做好您的品酒师

2019-02-26 08:23: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