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自酿葡萄酒上面有白色附着物(白膜),浅谈酒花病的预防方法

来源: 作者: 2025-02-01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1日,造成自酿葡萄酒病害的微生物有两类:一类喜氧病菌,在繁殖过程中需要较丰富的氧气,缺少氧气时就会死亡;另...

造成自酿葡萄酒病害的微生物有两类:一类喜氧病菌,在繁殖过程中需要较丰富的氧气,缺少氧气时就会死亡;另一类是厌氧病菌,有了氧气繁殖缓慢甚至死亡。提到自酿葡萄酒酒花病的防治,首先,我们要了解酒花菌的特性,了解了特防治办法就会顺理成章。

一.酒花病特点:

酒花病俗名白膜,酒花菌属于喜氧病菌,在干白葡萄酒中不常见,常见于干红葡萄酒。外在表现就是在葡萄酒的表层上生有一层灰白色或暗黄色的膜。这种膜是由产膜酵母产生的,病害开始形成时是光滑轻而薄的膜,时间长了逐渐加厚,有时还较硬,膜上面还有许多皱纹,这种膜能将酒面全部盖满,红葡萄酒的薄膜会呈现暗红色。

酒花菌病害是葡萄酒最容易感染的病害,多数在有氧环境下和SO2偏低时,它就会大量繁殖,如果我们在酿制过程中不注意二氧化硫的使用或不注意隔氧措施,就会受到感染。

二、产膜酵母生存条件的控制

  1. 温度,产膜酵母生存温度是24~26度,低于4度或高于34度时,就会停止繁殖,在60度时,5分钟就会将其杀死。

2.酒精度越低,越容易引起酒花菌的繁殖,含精在12%以上时,酒花菌在葡萄表面就不能繁殖,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为12度。

3.二氧化硫,游离SO2能够阻止产膜酵母的繁殖生长,但不能使它死亡。

三、预防产膜酵母繁殖的技术措施

1.如果不想使用密封设备,尽量保持液体满罐。

2.第一次发酵时,可以不使用密封设备,这时候建议为葡萄酒充入二氧化硫。

3.保持酿造温度的恒定

对于自酿葡萄酒,因为要保证质量为前提,所以如果出现酒花病建议倒掉,吃一堑长一智,在酿酒厂,通常采用加入牛奶,过滤换罐的方法来治疗已经出现感染的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酒花病的防治,要把感染扼杀在萌芽状态。

2019-02-26 00:23: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