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葡萄酒保质期为10年?
经常我们会在葡萄酒中文背标上看到:保质期为 10 年。为什么葡萄酒保质期是 10 年呢?这是因为我国《食品法》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其他食品一样,设定进口葡萄酒的最大保质期为 10 年。不过 2008 年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乙醇含量 10% 以上(含 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这就意味着酒精度 10% 以上的进口葡萄酒可以不标保质期,默认为长久保存。但有些进口商为了在报关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会标注保质期为 10 年。所以市面上您看到保质期为 10 年或没有保质期的进口葡萄酒,不要惊讶,以上情况都属于正常现象。
人们对于葡萄酒这种特殊商品,除了“能喝”的要求外,还有“好喝”的期望。因此,这里就要解释一下“适饮期”的概念了。葡萄成熟后,经过采摘、榨汁、生产加工、橡木桶成熟等一系列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所赋予的提升,然后装瓶,这时葡萄酒会进入休眠期,它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储藏环境。经过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葡萄酒的适饮期是由酒的单宁含量、多酚类物质和酸度等共同决定,与保质期无任何关系。
经过陈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优秀的品质会持续释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大多数葡萄酒适饮期低于 5 年,只有少数葡萄酒适饮期为 5-10 年,而适饮期为 10 年以上的葡萄酒更是寥寥无几。拿澳大利亚来说,顶级的巴罗萨(Barossa)、库拉瓦拉(Coonawarra)、克莱尔谷(Clare Valley)和猎人谷(Hunter Valley)的葡萄酒是适于10年后饮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葡萄酒,无论它有多长的适饮期,如果储存不得当的话,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均将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