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小编参加了一场宴席,餐桌上各位来宾觥筹交错,举杯畅饮,喝得不亦乐乎,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有位仁兄突然冒出一句:“这酒有挂杯,一定是好酒!”,听到这里,小编只能看着半杯的酒泪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挂杯不一定是好酒,好酒一定挂杯。”
喜欢喝葡萄酒的人应该都知道挂杯吧,在我们倒酒摇杯之后,葡萄酒会沿着杯壁缓缓地向下流动,留下一道道的酒痕,这就是所谓的挂杯,也有人称之为“酒腿”(legs),还有人把它比喻成“葡萄酒的眼泪”。
但我发现不少人对挂杯的了解并不深,甚至会被网上的一些错误观点所误导了,那么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挂杯的一些疑问吧。
首先很多人问到,很多人喝葡萄酒都会先看看有没有挂杯,这个真的能鉴别出酒质的好坏吗,其实是不能的,很多人喜欢通过观察挂杯去判断葡萄酒的品质,以为说挂杯越浓厚越持久,酒的品质就越高,但实际上啊,挂杯只是显示出葡萄酒的浓郁度高低,跟葡萄酒的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越浓郁的葡萄酒挂杯现象越明显。
挂杯现象是怎么形成?
酒精的挥发速度比水更快,但表面张力却低于纯水。摇杯时,葡萄酒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酒精会部分蒸发。通常来说,最顶部的酒精蒸发程度最大,这也使得顶部的酒精浓度变低,表面张力增大,与杯中酒形成一定梯度。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会被向上牵引以达到平衡。这部分酒液无处可去,便聚集在杯壁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回到杯中,于是便产生了挂杯的现象。这个现象不仅在酒中出现,酱油、汽油甚至肥皂水都会有明显的挂杯。
那也会有人问到,虽然说挂杯和葡萄酒的品质关系不大,但总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吧,没错,简单说来,挂杯透露出葡萄酒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含糖量,第二酒精度,第三多元醇物质的含量。
如果说葡萄酒,它的挂杯浓厚,那么这瓶酒的含糖量和酒精度可能就比较高,用来酿酒的葡萄也可能含有更多的油性物质,比如说甜型葡萄的含糖量很高,用来酿酒的葡萄也大都富含甘油类物质,因此,甜酒的挂杯通常都很好。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听说现在挂杯也能伪造了,这是真的吗?
没错,因为挂杯和酒体的浓郁度相关,只要增加酒体的浓郁度,就能让挂杯变得厚重起来,如果往勾兑出来的假酒中添加增稠剂,也能达到提高浓度,形成挂杯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挂杯重来不是,也不应该是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一个标准。
看完这一篇,你的疑惑解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