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太懂红酒的我来说,所知的一些较为出名的红酒名字,只有想拉菲、欧颂、柏图斯这类世界闻名的,而这次去了旧金山纳帕谷,才知道,原来全球顶级的葡萄酒产地中,美国的纳帕谷也算其中的一个。
美国的历史不长,顶多也就300多年,可就是这样短的历史,就使得加州发展成为了葡萄酒界的新贵,而提起加州的葡萄酒,人们肯定会想起纳帕谷,这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葡萄酒产区。
或许我说纳帕谷你不会有什么概念,换一种说法,纳帕谷的葡萄酒知名度就像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杏花村一样,这样你就能比较直观的知道它的知名度了吧。
清晨在纳帕谷的酒店醒来,感受到一丝丝的清凉之意,洗漱完毕,吃过早餐,我们便驱车赶往纳帕谷的一处葡萄庄园,准备去见识一下,这个葡萄酒新贵地区的庄园布置。
这几张都是通过航拍所得的庄园地貌,可以大概的看出,纳帕谷的地形是非常有特点的。纳帕谷是一个丘陵地带,似平原又颇有起伏,似山地又不见峰巅,纳帕谷温暖的早春和和煦的夏日为葡萄的生长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气候条件。
或许,这样的地貌和气候条件,是这里能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决定这里产出优质葡萄酒的原因,来自于纳帕谷丰富的酿酒历史积累下的优良酿酒技术。
对于加州,这个别称“金州”的地方,很多人肯定跟我一样,对其那段淘金的历史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而早在加州兴起淘金热之前,纳帕谷就开启了其丰富的酿酒历史。后来随着乔治·卡尔弗特·扬特(George Calvert Yount)在1839年率先在此种植和培育酿酒葡萄,纳帕谷葡萄酒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到了1889年,这里已经有着180多家酒庄,虽然后面爆发了根瘤蚜虫病和经济大萧条,世界第一次大战等事件,使得纳帕谷陷入了低谷,可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重新恢复了活力,并慢慢攀上属于自己的巅峰。
纳帕谷种植的葡萄酒品种还蛮多的,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上面照片这种叫做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葡萄,它是公认的纳帕谷红葡萄品种之王,其产量占了纳帕谷总葡萄产量的40%。可以看到的是,赤霞珠的葡萄颗粒非常小,比指甲稍微大一点,一串串的,非常饱满。
当然,它的味道并不怎么好,非常的酸涩,但用其酿造的葡萄酒,却是纳帕谷所产葡萄酒中的王牌,口感浑厚沉重,用夸张一点的说法就是,其中藏着王霸狂野之气。
除了占据王者之位的赤霞珠,纳帕谷还有很多其他的葡萄品种,比如霞多丽(Chardonnay),黑皮诺(Pinot Noir)、梅洛(Merlot)、仙粉黛(Zinfandel)、长相思(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西拉(Syrah)等很多品种。
纳帕谷品酒列车(Napa Valley Wine Train)是纳帕谷出发的一趟很有特色的品酒之旅,来回行程共36英里,您可以在车上轻松惬意的度过3小时的美好时光,从纳帕的历史小镇出发,沿途都是美丽的风景共欣赏,然后穿越世界著名的纳帕酒谷,直至古雅的St. Helena村庄,最后返回起点。
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到达的这天,这趟列车并不开放,遗憾错失一趟美味之旅。
我们在纳帕谷中居住的酒店刚好就有个品酒活动,不得不说这里的酒确实多,但酒量不好且对酒不怎么懂的我,能做的就是为大家多拍一些好看的照片,不能从口感之上的描述来满足大家的胃,只能通过视觉上面的满足来弥补大家了。
这样优美的环境和地貌,难怪能够产出这样顶级的葡萄酒,纳帕谷之名果然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