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很神奇的事情,大部分朋友应该都遇到过,即使你不懂酒,但是在品尝两款价位区别很大的葡萄酒时,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却能准确判断哪款酒是好酒。劣质酒口感往往都相似,喝过一次就不想下口喝第二口;而名庄酒总是会凭借著一些共性吸引人,有的是靠复杂多变的香气,比如说勃艮第特级园的葡萄酒;有的是靠丰富细腻的口感,比如说皮埃蒙特的内比奥罗;还有的是靠回味,比如说里奥哈的丹魄......
如果你问我这个酒为什么好,我可以说出很多原因,拿勃艮第特级园蒙哈榭干白葡萄酒来举例,原因如下:勃艮第是法国葡萄酒的精华部分,整个法国最贵的土地都在这里了,蒙哈榭特级园有着勃艮第子产区伯恩丘最好的风土,这里的土壤能够让葡萄发展出强劲的根系,这里的气候能让葡萄的口感变得更细腻,这里汇聚了法国最严苛的酿酒师,这里的技术代代相传......
但是如果你问我便宜酒和顶级酒的区别在哪里,那就只能从本质上去思考,就要去了解顶级葡萄酒和便宜葡萄酒最根本的区别。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顶级葡萄酒的特点,那就是:好喝! 不用笑,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
如果用两句话概括顶级葡萄酒的特点,那就是味道浓,香气好! 这也是在回过神来后的第一反应。
如果用三句话概括顶级葡萄酒的特点,那就是味道浓,香气足,余味久! 这是最精炼最浓缩的三句话。
最关键是的顶级葡萄酒喝完后会很舒服,因为好酒会刺激味蕾,会给人带来愉悦感,也会给人带来身体上的放松和享受;反之廉价酒只有酸涩的口感和满嘴的添加剂。
那么什么样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口感复杂精致、风味多变、味道浓,香气足,余味久的葡萄酒呢?自然要归功于顶级的葡萄,这也是顶级酒与便宜酒口感不同的根本所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里面的“水土”翻译到葡萄酒里面叫“风土”。大部分酿酒师也都承认,“伟大的葡萄酒都不是出自于酿酒师之手,而是出自于葡萄园”,这里也强调了风土对葡萄酒的影响。
但是每个产区的环境、风土特质都不一样,葡萄的生长环境也大不相同,这些所有的因素都会对葡萄的生长造成影响,有时候,真不好判断到底是哪一点对葡萄的影响最大,因为每一种因素都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顶级葡萄酒产区进行分析,找出他们存在的共同点。
其实不难发现,越是土壤贫瘠,越是天气复杂的地区,越是能酿造出口感更加浓厚的葡萄酒,酿造出的酒的品质也就更加非凡,当然提前是不能把葡萄弄死。相比之下,如果葡萄生长的环境很优沃,产区内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结出来的葡萄产量可以很大,但是葡萄就是顶级不了;因为葡萄藤有了足够的水分,足够的营养后,根系就很浅,就不会一心一意想着扎根,而是先生长先结果,结出来的果会很多,但是量大而薄,这样的葡萄自然也就酿造不出顶级的葡萄酒。
通过对比顶级产区与葡萄产区后发现,方法无非这几种:
第一种是将葡萄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比如说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Puglia)葡萄酒产区,这里的土地贫瘠,缺水少肥,庄主对葡萄藤更是苛刻,在不弄死葡萄藤的情况下,啥都不给他,谁根系扎的深,谁就能赢,弱者要么被渴死,要么被饿死,物竞天择,强者生存。这里的葡萄藤都被压抑的厉害,从抽芽,开花,到落果,并不轻松;但是越是压抑,越是反弹。用这种葡萄酿成的酒,自然不会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美国有个大名鼎鼎葡萄品种叫“仙粉黛(Zinfandel)”,但是在意大利普利亚因其杰出的表现而独自冠名普里米蒂沃(Primitivo),用这上面那种方法结出的葡萄酿成的酒,香气奔放而热烈,狂妄而不羁,肆意张狂,仿佛要把它在生长过程中被压抑的天性全部释放出来,严酷的环境并没有磨灭它的本性,反而激发出了它更大的潜力。
二是岩石做低,比如说西西里的土地,别看这里是旅游胜地,但是这里的土壤很硬,其他物种都不容易活,就只能种植葡萄,比如说地表差不多都是石头,要想汲取到养分,只能先扎根。这里的葡萄为了生存,只能讲根系深深扎到地底,然后一条一条缝隙的爬,一条一条裂缝的钻,只要有向下的机会,都会拚命钻下去,最后活生生的将白垩纪的岩石扎穿扎透,然后昂首挺胸的穿过去,这里的葡萄长得很慢,葡萄藤也都长得特别有韧性,根也扎的深,葡萄当然也有味道,这里的梅洛也是最为柔和。最好的梅洛,当然可以酿造出最柔和的葡萄酒。
三是反复折腾,顶级的葡萄就和人一样,内部很难改变,很多人出生环境优沃,但是经不起折腾,一遇到挫折就退缩,温室里只能养花朵,长不出参天大树,顶级的葡萄也是如此。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变态的种植方法,比如说讲葡萄藤种植在四季气候变化大的地方,春季不暖,被霜冻、夏季少光,缺阳光;秋季少积累,被修剪;冬季极凉,葡萄藤都会被冻上;或者说波尔多的密集种植法,让葡萄树互相争夺营养,谁想活,先扎根,不然等待你的就是枯萎和凋零。
四是足够的生长时间,一般性来说葡萄从开花到成熟通常需要90到100天,倘若采摘过早,葡萄酒会充满生青味,酸而涩,倘若采摘过迟,葡萄成熟度下降,就会降低陈年潜力。顶级的葡萄往往生长缓慢,比如晚收晚熟的雷司令,达到成熟后糖度就会比较高,完美成熟后风味就会比较完整;甚至有些葡萄成熟周期达到150天,时间越久,积累越厚。反之便宜的葡萄都是很早就成熟,到时间就采摘,没人关心他们熟了没有,反正可以酿酒就行,酒农只关心产量是否达到,用这样的葡萄酿造出来的酒,当然是寡淡如水。
其实这和喝红酒差不多,要慢慢喝,细细品,喝的太快风味还没来得及化开就被一口吞入腹中,自然品不出滋味;比如我几个月前去潮州参加酒会的时候不少朋友都是这样喝的,甚至都不醒酒,直接就干杯了;喝的太慢,又会影响品酒的目的,也会造成红酒与空气接触过多,过分氧化而充满酒精味,只有把握恰当的时间才能体会到葡萄酒的妙处,刚开始也许很难把握,但是一旦学会,你就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才叫美妙。
老藤的魅力
老藤,翻译为英文是Old Vin/Vielles Vins,老藤之所以贵,之所以特别,也是因为老藤稀少,产量少,而且相比于年轻的葡萄藤来说,老藤产出的葡萄果味浓郁,单宁细腻,成熟度均匀,根系发达深入地底,获取的营养丰富,也为葡萄本身带来了更多的层次。
法国一二级名庄产出的葡萄酒,清一色为35年以上的老藤,因为年份低的葡萄藤产出来的葡萄不具有稳定性,只有最好的葡萄,才能产出最优质的葡萄酒。
而便宜酒的葡萄酒,还是少喝,不要怀疑,你大可以试试,放6个月后你会闻道这些味道:蔬菜味 、烂苹果醋味、胶水味 、肥皂味、 硫磺味、臭鸡蛋味、洋葱味、花椰菜味、马臭味、霉土味、潮湿的木地板味等,因为便宜的酒根本经不起陈年,放久了,也就坏了。(详细参考这篇文章,红酒老刘丨年份对葡萄酒有多重要?)
50元的便宜酒和1000元的顶级酒区别在哪里?都在葡萄品种里面了,谁好谁坏,一品便知。老刘也在这里建议大家,喝酒还是喝好一点比较好,毕竟是入自己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