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中国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一直都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在购买葡萄酒时,相信很多人会遇到葡萄酒年份、保质期、适饮期和灌装期等一系列的日期说明。这些时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分别透露了哪些信息?
葡萄酒的年份
葡萄酒的年份指的是酿造该葡萄酒所选用葡萄的采收年份。
通常,由于不同年份里的气候状况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酒庄使用同一葡萄园内的同一葡萄品种酿造的同一款葡萄酒的风味都会千差万别。而这也就是葡萄酒年份差异的由来。
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还得因酒而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普通葡萄酒来说,关注年份几乎没有太大的价值。
葡萄酒的适饮期
适饮期就是指葡萄酒达到适合饮用的阶段。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与人一样,葡萄酒的生命会经历从年轻、发展、成熟、顶峰和衰落的过程。一般来说,葡萄酒在其生命的顶峰时期饮用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常说的最佳适饮期。
过于年轻,单宁会比较粗糙,香气也没那么复杂。存放时间太久,过了顶峰期后,葡萄酒又会失去果香。那么,一般葡萄酒的适饮期是什么时候呢?这还是要依据不同的葡萄酒而定。以下为常见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适饮时间,消费者可以作为参考。
葡萄酒的保质期
葡萄酒保质期,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说法,因为这在国外是没有的。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事实上,在葡萄酒文化盛行的西方国家,他们大都谈论的是“最佳适饮期”。
根据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大部分食品需要表明“最短保质期”,而葡萄酒、烈酒、汽酒、加香葡萄酒、国酒以及起泡酒还有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10%的饮料则不需要标示保质期。因此,按照规定,大部分葡萄酒背标可以不出现保质期的字样。
然而,为什么在市场中又会出现标有保质期的葡萄酒呢?这当然是受中国特色的影响。在葡萄酒文化并不繁盛的中国,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从目前来看,市场上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为“10年”。
葡萄酒灌装日期
葡萄酒灌装日期即是指葡萄酒的装瓶日期。
在北半球,葡萄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9月左右开始。葡萄酒在经过采摘、发酵、橡木桶陈年后,然后就是装瓶。装瓶的时候一般都会打上灌装的日期。
根据中国《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葡萄酒的灌装日期。而国外的酒庄有些会在正标上标示出灌装日期,有些酒庄则不会标示。
对于大部分普通葡萄酒而言,葡萄酒在装瓶后的1至2年内需要尽快饮用完,“酒是老的香”这句话并不适合葡萄酒。价格便宜的葡萄酒在保存1至2年后果香尽失,也就食之无味了。因此灌装日期还是判断适饮期的一大参考之一。
想用美酒留住2017年最后一个月吗?那就去里奥哈巡展品品酒呗。里奥哈产区是DOCa产区(优质原产地产区,西班牙产区的最高级别,在西班牙有且仅有两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里奥哈产区的葡萄酒就代表着高品质。12月5日的美丽的星城长沙、12月7日人间天堂杭州期待与你会面。
关注微信公众号【西班牙人酒庄DO5】,免费领取高端酒展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