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不懂装懂
第一条规则是”不要不懂装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调低大家的心理预期。我有一个朋友,每次来参加酒局,都很直白地强调我真的不懂酒啊,然后她“下班随手在楼下的葡萄酒商店”拎来的那瓶酒多次在酒局中被评为品质最佳的酒。其实秘诀在于,每次她都给一个预算和主题,让我来推荐酒。有一次跟有“葡萄酒界第一夫人”之称的杰西斯·罗宾逊大师一起品酒,一辈子在复杂无比的葡萄酒世界打出一片天下的她感叹了一句:“其实有时候爱喝酒真不用学太高深复杂的知识,你只需要认识一个既懂酒又懂你的朋友就够了。”我想这句话应该对你特别有用吧。
不知道单宁 别跟我说你懂红酒
单宁,是Tannin的英译,是葡萄酒的灵魂,单宁(Tannin)其实是一种酸性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由葡萄皮浸入的单宁称为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从橡木桶汲取的单宁称为水解单宁(hydrolysable tannin)。
在品酒过程中,单宁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会使口腔表层产生一种收敛性的触感,人们通常形容为“涩”和“酸”。
如果说“酸”是白葡萄酒的个性,那么,“涩”就是红葡萄酒的特征。“涩”需要一定的度,如果感觉“生涩”、“青涩”,说明这款酒的单宁还需要时间来软化。成熟的单宁使酒会逐渐变得柔顺,由粗糙变为细致,这时候喝起来会感觉圆润顺口,“涩”得恰到好处。
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吗?
《单身男女》里有一句“开瓶82年的拉菲,酒至少给我醒2个小时”估计让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印象深刻。
所谓醒酒,其实就是在开瓶后让酒液有时间和氧气接触,让处在封闭状态的葡萄酒加速氧化,香气和风味慢慢绽放开来。当然不是所有酒都值得醒的,大部分喝起来很糟糕的酒醒酒后也不会有什么起色。醒酒主要是在氧气的作用下让葡萄酒内大颗粒的分子裂解,变得更为活跃。这会让紧凑的单宁变得柔顺,让封闭的香气变得开放——换句话说,你的酒里得先有“紧凑”的单宁和“封闭”的香气再说。
如果香气本身比较寡淡,单宁粗糙艰涩,那醒酒本身并不会带来多少好处……
从颜色看酒体
葡萄酒从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不过实际上红葡萄酒在色泽上还是有细微差异,即使同一款酒,年轻的时候和陈年过后颜色都不一样,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