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免不了跟小伙伴们约约约聚聚聚。葡萄酒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近期有不少朋友来找我推荐一些好酒,而小伙伴们眼中所谓的好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酒精度要14度以上。那么问题来了,葡萄酒是不是酒精度越高品质越好?今日,就和大家就围绕着酒精度展开解答。
什么是酒精度?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Vol),而葡萄酒的酒精度,是由糖分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在发酵过程中,糖分残留越少,酒精度就会越高。
按通常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大概8%vol到16%vol左右,而法国葡萄酒的酒精度普遍在12、13左右,不过,16%vol的葡萄酒基本是没有的。
什么因素影响着葡萄酒酒精度?
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吃掉葡萄汁里的糖分,转化为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风味物质,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主要由葡萄果实中的含糖量决定的。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度至16.2度之间,因为酒精度一旦超过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动了。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明白这个原理之后我们在列出几个因素这样会更加好了解:
风土
“风土”这个词在葡萄酒世界里面很特别,是指葡萄所生长环境总成,风土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度,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等等因素。气候决定葡萄成熟期的长短,成熟时含糖量多少和酒精度的高低。
成熟度
葡萄成熟度越高,那么糖度相对就会变高,酚类也较多,对于酿酒来说是有利的条件,只不过每一年的收成季节的气候(9到11月)未必稳定,可能会因为天气突变等等的因素,例如冰雹,寒冷,炎热。温度一高,葡萄就会出现早熟,相反,温度较低的时候葡萄难以成熟,所以采收者要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采收的时间,提早或者推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采收后的成熟度。
葡萄品种
品种也是影响酒精度的关键,因为有的葡萄品种天性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或者天性晚熟,那么这种葡萄就更容易酿出高酒精度葡萄酒。
酿造工艺
酿造工艺除了对发酵的控制,酿酒师的喜好,当然也包含了酿酒国家的国情。比如法国人不喜欢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所以法国葡萄酒的酒精度普遍保持在12、13度左右,14度的葡萄酒在法国已经是比较少见的,15度基本上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喜好不同,酿造师的风格不同,出厂的葡萄酒酒精度也不同。
酒精度越高越好么?
曾经讲过,葡萄酒中所谓的“酒体”指的是酒精、单宁、甜度、酸度和香气。酒体轻重,取决于这五者的含量多寡。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酒精度高,其他四个因素不高,会出现浓郁的酒精味掩盖掉其他的风味,从而导致这款酒失去平衡,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口感。反之,如果酒精度过低,其他风味比较高,则会显得这款酒太过寡淡,一样是一种酒体不平衡的表现。所以单凭酒精度去判断一款的葡萄酒好坏这种方法十分的片面,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口感的好坏,“平衡”是最重要的,酸、单宁、酒精、糖分、和香气五元素缺一不可。
另外,酒精度较高的酒(15%~20%)属于强化酒的类型,酒精度较低(低于12.5)属于起泡就类型,介于这两个之间的葡萄酒就是较为常见的葡萄类型的葡萄酒,这三种类型是为了迎合不同类型的酒客所制作,因此,买酒时候的你别一味只看酒精度哦。
为何现在葡萄酒的酒精度越来越高?
从风土来说,目前处于全球变暖时期,温度越高,葡萄越容易成熟,葡萄的含糖量上去了,自然转化出来的酒精就会略高一些。
从酿酒技术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酿酒师的酿酒技术也不断在提高,各种对于土壤的改良和对植株栽培的改良都是致力于使葡萄藤更有活力,以便接触更高质量的果实。
从市场来说,国人对于酸度接受度比较低,酒精度较高的葡萄酒如果能达到酒体的平衡,往往代表着葡萄的成熟度高,单宁更柔和,酸度不会很凸显,再加上目前的葡萄酒消费主要群体都是以前喝惯白酒的人,习惯使然,对于葡萄酒酒精度的追求自然也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