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文化里长大的中国人,对于喝酒,就讲究个高度数。但这套规则放在葡萄酒上可能就会水土不服了。到底酒精度数和葡萄酒的好坏有什么关系呢?是酒精度数越高酒越好,还是酒精度数越低酒越好?
➊ 葡萄酒里的酒精从哪来
酒是怎么来的呢?大体可以分为“蒸馏”和“发酵”两种。蒸馏做出来的酒度数通常很高,像白酒、威士忌、白兰地等等,都是几十度起跳;发酵出来的酒度数就不会那么高了,葡萄酒、清酒、啤酒都属于这一类,度数最高也就十几度。
葡萄里的糖经过酵母被转化成酒精,所以葡萄酒的度数和发酵息息相关。
☛ 自然发酵:酒精度8%-15%
发酵过程自然停止,要么是酵母把所有糖都转化成了酒精,要么就是酵母被自己生产出来的酒精给杀死了。酵母很逗,当酒精度达到15度时,就会被抑制住。就算是超强的酵母,顶多也只能承受16、7度。干红和干白基本都是自然发酵而成。
☛ 人为中止发酵 :酒精度5%-9%
酿酒师人为中止发酵,让酒液保留部分糖,也就得到了半甜、甜型葡萄酒。
☛ 添加酒精 :酒精度20%左右
额外加入蒸馏的高度葡萄酒,酒精度数大大提高,得到的就是加强酒,比如波特酒、雪莉酒。
除了发酵过程,还大大影响酒精度数的就是葡萄本身的含糖量。葡萄品种不同、土壤构成不一样、栽培方式不同,都会导致葡萄在含糖量上的差异,而影响更大的因素是当地的气候和年份。
撇开其他因素来看,越是温暖的地区,葡萄酒的含糖量就越高,就更能酿出酒精度高的葡萄酒。H5 T1干红产自澳洲麦拿伦谷和巴罗萨谷,H5 T80干红产自法国勃艮第,澳洲比法国要温暖,所以酿出来的葡萄酒度数也就高一些。
除了以上因素,像贵腐等制作方式,能使葡萄内的水分蒸发,也可以大大提高葡萄的含糖量。
➋ 酒精度数高低会影响酒的品质吗
因为干红干白的酒精度数比大多甜型葡萄酒要高,而有的人又认为干型葡萄酒比甜型要高级,所以会认为酒精度数貌似能反映出葡萄酒的品质。Emmmm……
我们如何衡量一瓶葡萄酒的好坏?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衡”。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达到非常平衡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元素特别突出抢了其他的风头,那这就是一瓶很好的葡萄酒。单从酒精度数上来判断酒的好坏是非常不靠谱的,酒精度数对于葡萄酒的影响更多是在口感上,也就是“酒体”。
酒体是指酒液在舌头上的重量的感觉,酒精度是构成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体上的差异,就像水和牛奶,喝进嘴里或单薄或厚重,感觉是非常不同的。酒精度数高,酒体会更厚重;酒精度数低,酒体会更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