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世界”的神奇传说
公元1世纪时,罗马人征服高卢(今法国),建立大庄园,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纳河谷。
2世纪时,葡萄酒传到波尔多地区。波尔多处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常适宜葡萄生长。至17~18世纪,法国逐渐赢得了世界葡萄酒霸主的地位,而近代波尔多地区也靠着左岸的五大名园和右岸的三大名庄赢得了“国际葡萄酒城”的桂冠。
1855年,严格的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和饮用时的种种规则及禁忌,加上浪漫主义的演绎,法国人赋予了葡萄酒很多贵族文化和情调——18世纪,波尔多的葡萄酒甚至与地铁、连载小说、游乐园一起成了布尔乔亚生活的最初的标志性事物。
葡萄酒是法国的光荣和骄傲,而波尔多则曾是一个不败的神话。而今,法国葡萄酒不败的神话动摇了,并不是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质量下降了,而是因为在“新世界”的进攻面前,沉湎于昔日光荣的旧世界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美丽“新世界”
如果非要给“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找一个里程碑,1976年著名的“巴黎评酒”可以担此重任,主角是新世界葡萄酒——美国加州红酒。
1976年,著名的巴黎评酒第一次邀请了加州葡萄酒,并邀请法国著名葡萄酒专家进行品评。
在白葡萄酒品评中,加州Montelena酒庄1973年的霞多丽击败当时被称为“最伟大的勃艮第白酒”的1973年Batard-Montrachet酒庄白葡萄酒勇夺第;在红葡萄酒品评中,加州Roulot酒庄1973年的赤霞珠击败波尔多木桐酒庄获得第一。
1976年的巴黎评酒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加州葡萄酒的转折点,而在
20世纪80年代,以奔富酒庄为代表的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开始崛起,90年代,以伊拉苏酒庄为代表的的智利、阿根廷等国家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咄咄逼人的“美丽新世界”。
此后,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国家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在酒质上对旧世界步步紧逼,还创造出盒装、罐装等葡萄酒形式,不断迎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旧世界以传统的酿造工艺和法国橡木桶的陈酿方式,酒质如小夜曲一样委婉动人,意味深长,在高端葡萄酒中,旧世界还是占据明显优势。
新世界以后天工业生产、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规模出量。酒质昂扬而富有激情,十分接近大众化的路线,也很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