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品酒大师拿着酒杯,皱着眉头深深一闻,然后便能说出一瓶酒的多种气味来……醒晨妹只觉得十分高大上。
直到某一天才发现,原来评鉴咖啡的风味时,也是如此。咖啡的风味,可不比红酒少!
咖啡经历了一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壮丽史诗,数百年来,咖啡是一种最沉默的温柔,却最无从设防的方式,改变着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人。
在咖啡的香味里,翻阅人世流动的风暴和形形色色的兴趣。入口苦,到喉醇,而后甘,上升到哲学。在这个大世界里,咖啡不断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对咖啡风味的评鉴,正是由历史堆砌起来的,代表着追求和进步的精神,是精品咖啡扬起的旗帜。
在咖啡风味的评鉴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就是SCAA(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发表的咖啡风味轮。风味轮图表是无数咖啡爱好者、从业者一点一滴舔出来的表格。
所谓风味轮,就是列出“你能在咖啡中尝到的风味”,把咖啡里丰富的味道分解归纳出来,让你在品尝咖啡的时候,对咖啡中蕴含的各种味道有更直观而敏锐地认识。
1995年版风味轮
旧版的风味轮可分为两种,主要使用的是有半边特别突出的类型,也就是中央写着“香味(Aromas)+口味(Tastes)”这种。
这种风味轮主要分为口感与香气,然后在从这两大类去做延伸。口感上主要分为酸、甜、苦、咸。这四类感官来源于我们口腔中的味蕾感受。再延伸这四类味蕾感受的强度与舒适度。
而右侧的香气就比口感丰富许多了,因为香气是由我们的嗅觉去感受的。香气比味道复杂千倍,就像平时我们说的苹果的味道其实是鼻子所感受到的,而味蕾仅感受到苹果的甜度。
另一种则是简单整理了消极评鉴上使用的用词,因此几乎鲜少用在精品咖啡上。
咖啡中影响风味口感使之产生不好的风味原因有许多,从咖啡鲜果的采摘到后置处理、生豆存放以及烘焙,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风味。例如鲜果采摘中不好的咖啡生豆、后期处理过程中过度发酵或者不适当的烘干温度、生豆储存的卫生环境以及湿度、不合适的烘焙程度或烘焙方式,这些都会造成最后产生不好的风味而影响一杯咖啡的口感。旧版风味轮把许多情况下会产生的负面风味都有做详细的分类描述。
2016年版风味轮
2016年1月19日,SCAA联合WCR(世界咖啡研究组织World Coffee Research)对SCAA咖啡风味轮做了历史性的修改,这是SCAA咖啡风味轮自被创造以来,历经21年的时间,第一次的修订。
这对于咖啡行业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改变。风味轮所涵盖的口味种类和专业术语得到了有效补充。新的咖啡风味轮一发布就在咖啡圈迅速刷屏。
新版和旧版之间,主要的变化有这几个:
1、旧版为2个风味轮:左边的负面风味和右边的常规风味轮,新版整合成为了1个风味轮;
2、随着这些年精品咖啡的发展和探索,负面风味少了很多。新的风味轮增加了许多水果类的描述(如:蓝莓、覆盆子、葡萄、樱桃等);还增加了一些蔬菜、豆类、红茶等风味的描述。
其实有些描述在风味轮更新之前已经在使用了,此次更新便是根据行业内的更近或趋势去做的调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全球通用的,咖啡界的共通语言。
当我们描述红酒和咖啡的风味时,便会用到许多相似的形容词,香料味、水果味、花卉味、植物味、坚果味,甚至一些不好的霉味。
不是因为红酒和咖啡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是因为评鉴师们所记录的和分析的,正是人类的感官世界。我们在食物和饮料的认知中发现许多相似之处,也只是发现了这些风味,找到相似之处而已。
因此我们不要把SCAA的标准当作唯一圣经,可以用自己所熟悉的味道去理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