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揭秘葡萄酒扫码的“面子工程”

来源: 作者: 2025-02-04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4日,上周末的饭局,有位朋友带来一瓶葡萄酒,说:“我这可是好酒,一瓶2000多呢!”小编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有...

上周末的饭局,有位朋友带来一瓶葡萄酒,说:“我这可是好酒,一瓶2000多呢!”

小编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有好酒喝了!

一喝,不对啊,这哪是2000多的葡萄酒,分明就是普通货色。心存疑惑的小编拿着手机扫了扫酒瓶上的条形码……

诶?!还真的是2000多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扫码价”真的靠谱吗?

微信、支付宝、我查查......越来越多人通过扫码功能查询产品价格信息。拿到一个商品,首先就是扫一扫码,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坑了。

但小编发现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扫码所得到信息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靠谱。

就在昨天,某电视台采访了一个提供葡萄酒扫码信息服务的第三方公司:

该公司负责人:“只要提供相关资料就可以做。包括进口的报关单和卫检证书。需要一个委托书,委托我们做这个条码和价格。就可以实现微信扫码价。”

记者:那么扫码价格完全是由自己定的吗?

该公司负责人:对的,是由你定的,只要单瓶价格不超过1万都可以。

葡萄酒商家付费购买第三方公司的相关服务,只需要提供相关资质和内容,就可以将定价和产品信息上传至扫码信息库,商品信息就可以在各大扫码软件中显示了

有部分服务商甚至宣称:“加入微信扫条码的商家,不但可以自主标价,屏蔽某个电商平台价格,也可以自由选择显示某个电商平台价格,彻底解决价格困扰。”

但这样的“全方位服务”,完全就是引消费者入坑啊。

所以,扫码信息更多体现的是商家的个人行为不具备官方认可的参考价值。下次可不要盲目相信扫码价和扫码信息啦。

虚高“扫码价”:一切为了面子

千万不要以为小编遇到情况只是个例。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一抓一大把。一瓶“扫码价”是2000元的“进口葡萄酒”,实际售价可能仅需20多元一瓶。

来,放两张图供大家围观。

“扫码价”每瓶1088元,然而实际价格……每瓶只卖45元!

“扫码价”每瓶598元,实际上每瓶只需……11.5元!买杯饮料也不只这个价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离谱的“扫码价”?

商家答曰:“一切为了面子。”

真正懂酒的人往往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多。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一个价格参考才安心。

而且,比起葡萄酒的口感,他们更在乎的是这酒请客送礼有没有面子。

通过扫描瓶上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收到葡萄酒的人就会知道扫码价。

商家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标高扫码价,拉低实际售价。不但可以扩大销路,也让请客送礼的人觉得很有面子。

据说业内人士透露,这虚高的扫码价还有“定价套路”——扫码价应该在实际销售价的5倍左右,高得离谱反效果,太低又起不到面子的作用。

有参考价值的扫码信息哪里找?

现在葡萄酒的扫码信息可谓乱象丛生,怎样的扫码信息才值得我们参考呢?

幸运的是,目前已有不少国家相关部门、葡萄酒官方机构负责任的进口商正在逐步建立葡萄酒信息溯源平台。认准这些平台,我们可以获得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扫码信息。

法国士族名庄协会官方提供的产品溯源防伪二维码

比如说,法国士族名庄(即中级酒庄,Cru Bourgeois)协会正在为产品建立溯源体系;国内的浙江宁波口岸,则正在构建进口食品防伪溯源监管平台。

还有一些专业的葡萄酒资讯平台,为广大葡萄酒爱好者提供酒款信息查询功能,如美酒生活App等。

通过美酒生活App,扫描瓶身二维码,即可看到产品基本信息,饮用与配餐建议与品牌介绍等

只需对准二维码,轻轻一扫,即可获得对应的产品信息,上面记载着这瓶葡萄酒的前世今生:可查阅酒庄的信息、葡萄的品质、酿酒的技艺乃至配餐的建议等等。

透过这些真正“靠谱”的扫码信息,我们不但能多方面了解产品来源,更能进一步的了解品牌文化及掌握葡萄酒的基本品鉴配餐技巧。

法律人士表示,以次充好、以虚假价格为销售噱头实属违法行为。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法追究商家的民事责任,也可以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哦。

对于葡萄消费者而言,面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扫码”乱象,想要避免买到“货不对价”的葡萄酒,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正规、专业的葡萄酒经销商处购买,获得专业的购买建议。

2019-02-24 03:26: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