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老电影《杯酒人生》,值得一看
《杯酒人生》是由亚历山大•佩恩自编自导,保罗•吉亚玛提、托马斯•哈登•丘奇、维吉尼亚•马德森等主演的美国爱情喜剧。没有美酒的人生必然是无趣的。大约正是源自这样的认识,所以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才自编自导了一部美国爱情喜剧——《杯酒人生》。
佩恩也一定是个好酒之徒,否则他不会把推杯换盏之事上升到哲学高度,且与人生相提并论。影片讲述了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迈尔斯,做着遥不可及的作家梦,在还没从离婚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就看着老朋友杰克又要踏入爱情的坟墓。友谊、爱情、喝酒、人生、梦想……这部片子的主题似乎挺宽泛。
迈尔斯对葡萄酒颇有研究,在杰克的婚礼前,他决定带着老友一起旅行,到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借酒来释放心情。(前年老编为写酒书曾远赴新疆的楼兰酒庄采访,把葡萄酒酿制的整个流程都摸了个底朝天,当时就感觉,这真是一场奇妙的探索与旅行,只可惜没能升华到人生哲学高度,写出个电影剧本。)
那个就要结婚的杰克,是一个性欲过剩的老可爱,希望通过这次旅行来个“最后的放纵”(你看,他分明期待着“酒后乱性”,好有几分形而下)而迈尔斯只期待自己不再那么抑郁(似乎以为可以借酒浇愁)。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老色鬼”杰克用一瓶廉价的酒就能打发,不过,迈尔斯既然自许为作家,且又想以酒解心愁,自然却对葡萄酒要求极高。所以,这对哥俩是一对奇怪的组合,两人的共性是:落魄的事业和褪色的青春。
到达目的地后,杰克很快找到了新欢斯蒂芬妮,斯蒂芬妮活泼好动,讨人喜欢。迈尔斯也试探性地靠近一位曾经相识的女侍者玛雅,她是斯蒂芬妮的好友。很快杰克和斯蒂芬妮进入了热恋,热恋中的杰克甚至产生了和斯蒂芬妮结婚并一起酿酒的疯狂想法。迈尔斯和玛雅也很快相知,但是无意中迈尔斯透露给玛雅杰克周末即将结婚的事实,导致杰克被斯蒂芬妮暴打,同时玛雅也与迈尔斯分手。(可见守口如瓶对哥们友谊是多么重要)
分手后的杰克不甘寂寞,第二天很快勾搭上一个服务员,结果被服务员的丈夫捉奸在床,赤身裸体跑回了宾馆。迈尔斯耐不住杰克的哀求,帮杰克偷回了一楼的钱包和戒指。回程路上,杰克假造车祸,隐瞒他的伤痕。(老色鬼杰克看来品行不怎么样)
随后迈尔斯的诸多不如意,让他更加的消沉,直到玛雅的一个电话激起了迈尔斯的生活热情。迈尔斯重新上路,敲响了玛雅的家门。(既然拥有美酒,那么美好人生也就不远了。)
二、《杯酒人生》的创作背景
佩恩是在1999年看到雷克斯·佩克特(Rex Pickett)所著的同名小说,当时的佩恩还没因《风流教师霹雳妹》和《关于施密特》获得奥斯卡提名,读到这本小说的他立即被吸引了,不仅因为小说中圣巴巴拉郡的品酒室对嗜好葡萄酒的佩恩具有着磁石般的魅力,而且平实间掺杂荒诞的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可见与美酒相关的小说是很值得一写)
据说,小说原著的灵感也是在葡萄酒的香醇中迸发的。多年前,雷克斯·佩克特与一位朋友在豪饮间谈到了很多疯狂的故事,当开怀畅饮的两位朋友酒至微醺,渐入佳境之时,朋友告诉他应该把故事写下来,佩克特就随口玩笑式地取名为“Two Guys on Wine!”。回到家中,佩克特意识到应该把故事写下来,杰克的原型就是他的朋友,而迈尔斯则带有佩克特本人的影子。(作家有时也挺可恨,朋友明明给了他启发,得了灵感的作家却把朋友塑造成一个老色鬼,投牛屎报李)
佩克特最初完成的是剧本,没人愿意拍摄,他只好再改成小说。小说的初稿被佩克特的老友、制片人迈克尔·兰登看到,后者将小说推荐给亚历山大·佩恩,因为佩恩不仅喜欢带有瑕疵的人物,还与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同龄人。当时佩恩刚刚完成《风流教师霹雳妹》,正在着手《关于施密特》,在空闲时间,佩恩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为此赶到圣巴巴拉郡,遍尝美酒,触景生情的体味到杯酒人生。
很多人都认为佩恩的电影与众不同,他个人对此的看法是:“我不是在尝试拍摄全新风格的电影,而是想让影片达到久远年代的效果。”在前三部影片中,佩恩都将拍摄地选在了自己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但本片则选择加州著名的葡萄酒乡圣塔阳兹山谷作为拍摄地,因为那里有别具一格的乡村、狭长的公路以及光影斑驳的葡萄园和世界级的酿酒厂。
撰文:徐无鬼;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