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自酿葡萄酒 危害居然这么大

来源: 作者: 2025-02-04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4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酒不同。秋季,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大街小巷,商超门市,随处可见葡萄的身影。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酒不同。 秋季,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大街小巷,商超门市,随处可见葡萄的身影。高产量,易腐烂,使葡萄在这个季节的售价异常便宜,这时不少市民开始整箱整筐买葡萄,做一些自酿的葡萄酒是许多人的最爱。

“现在能自己种的自己种,能自家制成的物品,还是亲力亲为。”在已退休的杜女士看来,亲手制作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杜女士告诉小九哥,家庭自酿 葡萄酒并不难,把葡萄清洗、滤水、塞进瓶子、倒酒、发酵、过滤,然后一层糖、一层葡萄地铺上去,存放三四个月就可以饮用了。小九哥真的是佩服杜女士,也为杜女士的聪慧能干点一个大大的赞。

然而小九哥最近在网上获悉自酿葡萄存在有酒甲醇超标、细菌超标导致中毒等问题,事实真的如此吗?小九哥带你一起探寻真相......

红酒专家:自家酿葡萄种类有差异

小九哥了解到,市民自家酿的葡萄酒一般都采用市场上经常见的巨峰葡萄,肉多水分足,味道甜美,而真正用于葡萄酒厂酿酒的葡萄,是赤霞珠、佳丽酿等非日常食用葡萄,它们的个头普遍比家庭食用的葡萄小,水分少。将它们扔在地上,因果实比较紧实,皮也比较厚,有时候会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葡萄酒酿造不能用水洗。据红酒专家杨梅介绍,专业的酿酒过程会尽量用到葡萄外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所以通常不会对葡萄进行清洗,因此也会对农药残留有很 严格的把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采摘前尽早、尽量少地使用农药。而家庭酿造看似生态环保了,但并不会做农残检测,采用的葡萄使用农药的情况也不清楚,只能依赖于对外皮的清洗来尽量降低农药残留。食用这些葡萄时人们通常会吐出葡萄皮,受农残毒害风险较小,但酿酒时必需的浸皮萃取过程势必会把一些残留的农药 带入自酿酒中。

危险警示:甲醇超标是自家酿常见问题

自家酿酒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甲醇超标,所以喝多了很容易上头。家庭自酿葡萄酒,由于受技术条件、知识水平的影响,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操作,所以自酿过程中的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可能较多,可能少,这个风险是未知的,而且还会随每个人自酿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比自酿,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一般来说,工业生产的葡萄酒中甲醇的残留量会更可控,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当然,甲醇也很难达到对人体有害的浓度,因为葡萄酒并没有蒸馏的步骤,不会造成甲醇富集,所以,也不一定会使人中毒。

监管缺失:自家酿质量安全无保障

红酒也属于食品,合规厂家对红酒的细菌都有安全质量的把控,而家庭酿制的就不得而知了,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很难杜绝。在自酿葡萄酒过程中,也是极有可能存在细菌的,如果是致病菌,且达到一定水平,那么就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小九说:

生活中我们会自制许多发酵食品,比如酸菜、辣白菜等。在发酵过程中我们无法完全杜绝细菌的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食品安全,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将危害降至最小。

2019-02-23 19:25: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