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葡萄酒神奇的译名在哪里?

来源: 作者: 2025-02-06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6日,我总觉得,信达雅这个特点,用在葡萄酒圈的翻译中,一直都是挺不错的。比如,Sauvignon Blanc,照着法语直...

我总觉得,信达雅这个特点,用在葡萄酒圈的翻译中,一直都是挺不错的。

比如,Sauvignon Blanc,照着法语直接译的话,就是白色的苏威浓。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却是那个脍炙人口的词牌名长相思。

武亦姝:和我无关

再比如,Gewürztraminer,这个又臭又长的德国名字,居然用辞藻华丽的中文,译出了让人口舌生津的琼瑶浆。

琼瑶阿姨:也和我无关。。。

但有时候,我又要对我的看法,表示深深的怀疑。有这么几个译名一度让我感到,我的中文实在太烂了。

来来来,请重复一遍,我要一瓶贝~露~娃~~

什么~~娃?我们有葫芦娃,人参娃。

不,不,是贝露娃。

葫芦娃:让我收了这个妖孽

要不是看下面的原文:Pinot Noir,黑皮诺,我还一下子真接受不了这个神奇译名。

黑皮诺:这个娃,我们不要

施赫 ~~ 又一个让人一囧的译名。原来原文来自Shiraz,同种葡萄的神翻译还曾被写成为:

好吧,表示这些译名都是萌萌的。

傻傻分不清楚。

西拉

施赫

穗乐仙

设拉子

这个原产自法国南部地区的,被称为Syrah的葡萄品种,一路颠沛流离,漂洋过海来到了澳大利亚,摇身一变成了Shiraz。可未曾想到的是,博大精深的中文,又让它诞生了“众多”的“兄弟姐妹”。

更为神奇的是,在文明古国伊朗里,更有一个城市,以这个名字来命名。

伊朗城市:设拉子Shiraz,图片来自陆江老师

你以为,这些译名已经很神奇了?你错了,下一个译名,你准备好了吗?

讲文明、懂礼貌

Malbec要是想到自己有了这么个严(dou)肃(bi)的译名。恐怕,它再也不愿从阿根廷来到中国了吧。

为什么这些葡萄不能好好的有一个中文名字呢?原来用来酿造我们喝的葡萄酒的这些葡萄,大部分非土生土长的国产葡萄(换而言之,即非大家耳熟能详的巨峰、马奶子等)。这些葡萄大都来自于遥远的欧洲(我们一般称为欧亚种葡萄)。自然它们不会有真正的原生中文名字。

以我们熟悉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例。这个来自法国波尔多的品种,最早是由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杂交而成。所以它的名字来自于品丽珠和长相思中各取了一个单词,拼接而成。但是到了中国之后,它就成为了:

不管是嘉本纳沙威浓,还是加本力苏维翁,都是音译。那么赤霞珠又是如何而来?原来,在当时,这些葡萄刚被引进中国用来酿酒的时候,我们的前辈也一度为如何给它们起一个琅琅上口的名称而头痛不已。信达雅的准则在当时是被时刻谨记在心里的。赤霞珠取名之意来自葡萄颗粒小而紧密,宛如珍珠。成熟的果实又紫里透红、散发出成熟的光辉。赤霞珠的译名就这么诞生了。其实解百纳也是在当时产生的另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译名,源自于Cabernet这个词头。但历史到了今天,由于Cabernet为词头的品种有好几个,无法准确代表。所以,解百纳今天已经被被注册成了商标,而作为葡萄品种的翻译俨然以被淡化。

对于译名,曾经一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唯一的标准出台。所以,这个市场上,一下子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其中的是非功过,我们也不一一讨论,只是作为一个酒后的谈资,以及互相之间聊天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到了今天,我们也要开始陆续和这些神译名告别了。国家有了对于葡萄酒术语译名的标准白皮书。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慢慢地和贝露娃、施赫,穗乐仙等等一一告别。这些译名的离去,虽然会让我们少了一点乐趣。但对于这个市场的发展,更为规范,不是更好吗?

写完这篇,走出门顺便去了一家经常逛的酒屋。事实发生的比我预期的更快。

愿我们的葡萄酒市场

越来越规范有序

2019-02-23 01:28: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