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最早起源于波斯,后来随着战争和商业活动传到了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葡萄酒在它的发源地至今仍默默无闻而在欧洲的国家却大放异彩?这里面牵扯了宗教习惯问题。因为阿拉伯国家信仰的伊斯兰教教义中有禁酒律,因而这些国家的酿酒业很早就被以法律的形式禁止,而在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的时候,人们对葡萄酒的迷恋便如痴如狂,以至于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专司葡萄酒,且掌控着人间万物死而复苏的大权,而每年的酒神节更是古希腊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
就连大哲学家柏拉图也说“神赐予人类最美好而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葡萄酒”,到了后来基督教思想成为欧洲的主流思想之后,由于基督教视葡萄酒为圣物,因此葡萄酒便成为了欧洲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酿,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国古代西域(今新疆一带)盛产葡萄和葡萄酒,《史记》和《汉书》上都有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旦”,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和酿制技术带入中原及河西一带,葡萄酒遂名动一时,尤其以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葡萄酒为贵。东汉时期陕西扶风有一个读书人叫孟佗,拿一觚凉州出产的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后来便被张让封为凉州刺史,后世读书人提到此事,大多都很愤慨,如刘禹锡讽刺到“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苏轼更是直白“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觚得凉州”。
有汉一代,葡萄酒十分珍贵,仅仅局限于上层官宦之家,魏文帝曹丕在《葡萄酒赋》中对葡萄酒更是赞赏有嘉,到了唐代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贵族之家走向了民间,于是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凉州词》名动古今。到了元代葡萄酒的销售,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量。自明以后烧酒(白酒)流行,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遂湮灭不闻,直到1892年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建立葡萄酒厂,我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重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