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红酒的价格和红酒的质量,到底有没有关系?

来源: 作者: 2025-02-06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6日,通常而言,一个人买葡萄酒和买白酒差不多,到底买哪样,既有浓郁的主观色彩,也有理性的客观因素,自古以来...

通常而言,一个人买葡萄酒和买白酒差不多,到底买哪样,既有浓郁的主观色彩,也有理性的客观因素,自古以来买的都没有卖的精,当今时下买的都已修成仙,所以,客观因素在消费意愿中占的比重是更大的。

掰开揉碎这客观因素,看到的是葡萄酒的来龙去脉,葡萄酒的酒之为酒。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名贵葡萄酒还是讲究根红苗正的,葡萄酒产区是绕不过去的价格影响因子。

法国骨子里的调调和葡萄酒气质相得益彰,不需煞费苦心就王者风范,葡萄酒王国名副其实。坊间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没有把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一一品过,就无法成为葡萄酒专家。如果有土豪生了脱胎换骨要浪漫一番的心,一趟跑到法国去投资酒庄,波尔多的酒庄就是不二选择。如此这般,法国波尔多之居高临下可见一斑。

产量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意大利葡萄酒,有20个葡萄酒产区,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获得官方认可身份的葡萄品种350种左右,种植的的酿酒葡萄其实超过2000种,神秘典雅的意大利酒,以数量傲人,凭质量服人。

西班牙总共有77个法定葡萄酒产区,是世界上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酒量世界排名第三。由于西班牙葡萄酒亲民朴实,很可能就会被眼高的中国人忽略,但天生丽质难自弃,西班牙葡萄酒的好,需要正眼相看,高看一眼。

当然,葡萄酒这出身还包括葡萄园的级别、葡萄的品种、采收期的天气,以及橡木桶和酒瓶的质量等等,都是硬指标,一条条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葡萄酒的模样、香气、口感和酒体结构,这些指标,外行看着似乎主观,内行瞅著都是客观,也是杠杠地横在那里。

香气质量包括香气强度、口腔回味复杂性和持久性,香气,毋庸置疑,对葡萄酒整体质量的贡献最大,也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感官特征。

葡萄酒香气特征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可以被品尝员客观描述的,在葡萄酒的品尝研究中,有专门的一套葡萄酒香气特征描述的术语,制成葡萄酒香气轮,指导和帮助品尝员和消费者,利用标准化的香气术语,对葡萄酒香气质量进行客观评判和具体描述。

经常有一种说法,我以前也是常常这么说,就是普通人和品酒师都分不出葡萄酒的高低贵贱,五十块一瓶的,和一千元一瓶的,盲喝都一样。言外之意,葡萄酒的定价就是一本糊涂账,全靠一张嘴,都是广告说了算,好和不好就是心理作用,价值和价格没关系。

这些天问了一些专业人士,查看了一些文献,发现还不完全是那么不靠谱的一回事。

科研人员研究一番下来,发现葡萄酒的价格和葡萄酒的香气质量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不管是温带水果,还是热带水果的香气,以及烘烤的香气,都会成为减分项;但精心陈酿之后获得的橡木、焦糖、烟熏和坚果香气,显著提高了葡萄酒的香气质量、持久性和复杂度,这些都和价格直接相关。

大致是这样的:价格在1400元以内的葡萄酒,香气质量和价格呈正相关,质量越高,价格越高。价格高于1400元的葡萄酒,香气特征的PCA和PLSR分析均认为是异常值。这也不难理解,天价奢侈葡萄酒,感官特征在其价格中的影响权重不是最主要的,产区历史、品种年代、文化情节等外部因素的价格影响更大。

所以,严谨表述应该是,在普通消费者的大众价格区间内,葡萄酒价格可以和葡萄酒香气之间正相关,但那些比茅台还贵的葡萄酒,就没法只用舌头和鼻子去体会评说了。

最后再说主观因素,消费者性别、年龄、国籍、社会阶层、权威响应、情感效应以及广告效应等都属于此列。终归,葡萄酒不仅是简单的生产和消费,还是极具诱惑的一种体验,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文化的一种体现,时尚的一种响应,是社会地位的一种匹配,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也是酒桌社交的一种认可。

不过,随你说上了天,要我自己去买葡萄酒,两百元人民币以上的,我是舍不得的。因为我的舌头感受不到那么大的差别,一千二百元的喝下去就有些糟蹋了,辜负了酒,更辜负了我的银子。我这种俗人,省下酒钱去买鲜葡萄吃。

2019-02-22 16:16:00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winebeta.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综合资讯

葡萄酒知识

精酿啤酒

威士忌

红酒

日本清酒

白兰地

日本威士忌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