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喝葡萄酒?又为什么有些人始终遍寻不着自己爱喝的口味?你知道这其实都和我们的“味觉感官”有关系吗?
“VinoType”,结合了美国大专院校以及 Master of Wine 研究后所提出的理论,主要借由几道与味觉相关的题目,将人依照感官的敏感程度分为四大类,并帮助你找到适合的葡萄酒。
![](/article/pic/20190221/29323d781bd3bac09802a76683366c53.jpg)
葡萄酒大师 Tim Hanni MW 在 2010 年与康乃尔大学教授首次在期刊上发表了 VinoType 理论,并于 2013 年初推出了“为什么你喜欢你喜欢的酒 Why You Like The Wine You Like?”这本书,希望能够解答许多人多年的疑问,同时也让当时在英国攻读博士期间准备 WSET Level 4 的酒哥深受影响并积极推广。
“在英国待了五年,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大家都叫我酒哥。”酒哥爽朗地笑着说因为喜欢喝也喜欢说,于是开始经营网站 – 英伦酒哥说说酒,除了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希望将欧洲长久以来的葡萄酒品饮文化分享给更多人。
对于 VinoType 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参考酒哥的这篇文章:【VinoType】找寻属于你的葡萄酒风味! ,看看属于你的葡萄酒风味是哪一种!
从一堂大学选修通识课“咖啡学”开启了对“嗜好性饮料”与“味觉分析”的极大兴趣。来到英国后,原本想从威士忌开始喝起,却因为一场朋友聚会而延伸出的选酒小插曲,使酒哥就此踏入了葡萄酒广大无边的世界。
“当时想到我爸说如果在酒标上看到"Cru"表示这是瓶好酒,而"Grand Cru"的话则是不可多得的顶级葡萄酒。于是我就买了一瓶 14.5 英镑(约台币 750 元)的 Chateau Le Vieux Pressoir 2009 St Emilion GRAND CRU,后来怎么想都觉得奇怪,才 15 镑怎么可能买到顶级的葡萄酒。”
“上网一查才发现一切都是幻觉。原来在波尔多的 Saint Emilion 里,Grand Cru 和 BordeauxSuperior 一样只是法定产区。有数百间酒庄高达 4000 公顷以上的区域都可以在其标签打上 Grand Cru 的字样。而只有在 Grand Cru 后面加上 Classé 的字样,才是真正有品质保证的酒款!”
想喝和想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葡萄酒初学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想要喝,另一种则是喝了之后想要学,这两者是不太一样的。VinoType 是一个作为入门很好的依据和参考工具,十分适合第一种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类型去找想喝的酒。至于想要学的人,VinoType 则成为一个过程,因为真正想学的人,并不会只停留在单一品种或是产区。
“其实试什么不重要,而是要选择明确的主题。想要学不同品种就把不同品种放在一起喝,想要知道不同产区的风味差异就找不同产区的酒放在一起喝。”
酒哥说最难记忆的是风味类型,所以如果分开喝的话,会缺乏基准值,很难去记忆或者是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可能有些喝了十多年的人反而比刚开始喝三到五年的人还不了解葡萄酒,因为他们可能每次都只喝一种,所以没有办法在脑海里建立一个 detabase。
如果是要自主学习的话,酒哥则推荐美国一个叫做 Wine Folly 的网站,上面有很多入门的基本常识,大概是 WSET Level 1、Level 2 的程度。酒哥也特别提醒初学者尽量不要去追葡萄酒作家的文章,当然他们都写得很好,只是不应该当作学习的范本。因为专家写的都是他们专精或是喜爱的东西,对理解还不够深入的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就往一个地方钻下去,然后就出不来了,对于葡萄酒的认识也可能就局限在单一的面向。当然最推荐的方式还是去上课,才能够系统化的认识世界上各种葡萄酒以及不同的风味类型。
葡萄酒门内门外的世界 真的有差!
初期接触葡萄酒,酒哥笑说自己也像只无头苍蝇般一边买酒喝一边上网找资讯,直到开始去上课后,才发现门内门外看到的东西还是有差。Level 2 到 Level 3 只要凭借著强烈的葡萄酒热情就可以轻松解决,而准备 WSET Level 4 最辛苦的地方则在于参加者大多都是业界人士或是拥有二十多年葡萄酒品饮经验的人,必须对葡萄酒整个产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课程中才能够完整地吸收。相较之下,完全没有相关背景,又还正在念博士班的酒哥表示当时其实对很多内容都无法理解,也没办法像其他人一样从酒商或是生产者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很多理所当然应该要了解的事情反倒使他感到困惑。
![](/article/pic/20190221/4a1aca7a991c92362e7f76d8b6c5b1d4.jpg)
葡萄酒之于英国=茶之于台湾
酒哥说起多年待在英国的观察是这样的:“台湾和英国喝葡萄酒的风气不一样,在英国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喝红酒,而且其实喝的都不贵。英国买酒是五镑左右,大约两百多块台币。反之在台湾,大家对葡萄酒普遍仍存在一种奢侈品的印象,而且价钱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其实葡萄酒之于英国就如同茶之于台湾,是很自然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却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喝,但就像我们去餐厅吃饭会喝茶一样,在英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将茶换成了葡萄酒。”
饮酒除了是许多人下班后的生活调剂品,也有属于爱好者的专业领域,例如英国的俱乐部(Club),在那里有更多值得发掘的事物,也能够感受到融合英式传统的独特文化表现。
透过这次采访,从酒哥多年品饮葡萄酒的经验出发,希望能够将那些仍站在葡萄酒门外观望的人,一把拉近葡萄酒的世界。 未来除了持续分享更多葡萄酒相关知识,也会增加影音内容,将葡萄酒多元且丰富的面貌呈现给大家。
最后酒哥强调,葡萄酒真的没有我们所想像地那样高尚和有距离感,应该就像在台湾喝茶一样,以平常心轻松地面对葡萄酒、享受葡萄酒,让它就像我们所喜爱的音乐和电影一样,成为使生活更加美好的选择之一。
之后酒哥也将成为一饮的专栏作家,带领大家一起踏入葡萄酒的世界喔!
照片提供:英伦酒哥说说酒 Facebook、网站
延伸阅读:
[葡萄酒书推荐] 无知者 – 法国漫画带你走一趟葡萄酒之旅
用狗骨头为葡萄酒评分——Instagram上呆萌又专业的柴犬侍酒师
[葡萄酒知识] 该怎么点酒?餐厅点酒全攻略!
[葡萄酒知识] 开瓶也是一门学问 你用哪种开瓶器?